做了十幾年的黑莓手機硬件工程師 出路在哪兒!
今天,來講一下我的故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1184.htm去年年底認識了個哥們,姑且叫他L吧,35歲,之前是那種特別資深的手機硬件工程師。先后呆過索愛、諾基亞和黑莓。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經從黑莓出來了一年半,裁員。黑莓自己發展不好是一方面,行業格局發生變化了巨大的不可逆轉的變化則是更重要的一方面。
簡單說,L以前是那種手機芯片級的硬件工程師,在他的那個時代,基本上絕大部分手機品牌廠商都是要自己來設計芯片和電路方面的解決方案的,所以,L的角色至關重要。
但是現在,時代和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手機底層的硬件解決方案,已經不再需要由品牌廠商來去關注,而是會由芯片廠商如高通、Intel等少數幾家巨頭級芯片商根據需求統一設計好幾套可通用的解決方案提供給品牌商,品牌商們則只需要做好外觀、界面等的設計即可。
這意味著,各大品牌商已經不再需要L他們這樣的人了。
當然,高通和Intel是需要的,但高通和intel的相關員工,80%都在美國,整個亞洲地區,對于L這樣的人才需求一共加起來可能滿打滿算也就是幾百個而已,還基本都集中在臺灣。
于是,L,一個在自己的領域里專注深耕了十幾年時間的頂級手機硬件工程師,頓時沒有了自己的可用武之地。
他的感覺是:自己被時代拋棄了。
L積蓄不算少,至少對他自己而言,待在家啥事都不干再過個三五年問題不太大。但是,對他來說,可怕的不是物質方面的壓力,而是才剛三十多歲,正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最大的年紀,就已經看不到未來的恐懼感。
對于一個做硬件做了十幾年,懂且只懂手機芯片的專家級人才而言,你告訴我,當他發現自己此前十幾年苦心鉆研所積累下來的所有技能都已經不再被這個時代需要了的時候,他該怎么辦?
L從黑莓離職后,一直在給自己找事干,他跟幾個朋友一起創辦了一個美食品牌,但不懂商業的他在過去兩年做得顯然不算成功。
L還不斷出沒于各種線下的創業小圈子,中關村創業大街一帶現在每周他都會去,見見人,聊聊想法,碰撞碰撞思路,但一年下來,他自己還是不知道該從何入手,不知道該去做點什么。
轉行?你讓一個專家級的硬件工程師是去做銷售、做市場還是做運營?有哪個公司肯要一個30多歲,還什么都不懂的銷售、市場或是運營?即便有公司肯要,你要怎么讓一個此前被無數人尊敬仰視的專家大牛能夠扎到一線去跟人拼執行?哪怕他真的可以低下身子去重新選一個領域從0干起,他又怎么能拼得過二十出頭剛畢業的大學生們??
那種才剛剛30多歲就已經感覺到自己已經不再被社會需要的恐懼感,真的只有年近中年,有過類似的切身體會之后,你才能感受到。
而且,就我所知,在很多外企、大公司里,像L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L在跟我聊天時就說過,就拿北京而言,跟他一樣有類似遭遇和焦慮的人(包括那些現在還在大公司內部的人),應該至少有二三十萬。(本文故事情節參加自網絡)
故事講完。末了,我能想得到的對L和題主以及其他朋友們的建議是這樣的——
1、可能的話,在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多去接觸一些不同的領域和可能性,也多去嘗試一些事情。成為專家是好事,但如果只能在某一個領域內成為專家,但出了這個領域以后你什么也不會的狀態,很可能是危險的。
2、假如現狀已經如此,盡量看看能否可以找到一些早期初創的團隊或者是其他朋友熟人們的項目里去,幫他們去做一些事,哪怕一分錢不要。你的目的是,可以借此去得到一個很好的可以給你犯錯空間的學習機會。
3、在自己的任何一份工作可以做得還不錯的同時,盡可能要給自己培育一個其他有可能將來會成為機會的可能性。譬如寫東西,譬如去給別人講課分享,譬如參與到各種公益組織和創業項目中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