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 PDSCH信道的解調技術研究與實現
作者 劉小剛 徐蘭天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電子信息測試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 蚌埠 23301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1123.htm*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編號:2016ZX03002010)
劉小剛(1987- ),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網絡測試技術;徐蘭天,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網絡測試技術。
摘要:LTE以其高速率、低時延等優點,得到世界各主流通信設備商和運營商的廣泛關注,并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商用。為了保證 LTE及其后續技術的長久生命力,同時也為了滿足IMT-A和未來通信的更高需求,LTE-A的推行已經勢不可擋。為了檢測LTE-A物理層的業務信息,LTE-A PDSCH的解調成為物理層分析的核心模塊。本文結合自主研發的綜合測試儀,對LTE-A PDSCH解調技術進行探討,儀器分析結果表明提出的檢測技術正確有效。
引言
當前各地LTE測試工作不斷展開,并逐步開始規模商用。作為LTE的平滑演進,LTE-A能夠保持與LTE良好的兼容性;提供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下行的峰值速率為1Gbps,上行峰值速率為500Mbps;具有更高的頻譜效率,下行提高到30bps/Hz,上行提高到15bps/Hz;支持多種應用場景,提供從宏蜂窩到室內場景的無縫覆蓋。
為了滿足上述要求,LTE-A引入MIMO技術、CoMP、CA、中繼等關鍵技術[1]。作為LTE-A信令過程的最底層,物理層為MAC層和高層提供信息傳輸的服務。因此,對物理層的解調直接影響到LTE-A的信令流程。
1 LTE-A PDSCH解調過程
綜合測試儀由信號采集系統、信號解調系統、信號顯示系統等模塊組成,完成LTE-A信號采集及分析。其中,信號解析系統物理層分析子模塊采用FPGA+DSP結構實現。具體實現鏈路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時間頻率同步和FFT、信道估計、PBCH解析帶寬、DCI解析、PDSCH解析等模塊。通過時間頻率同步過程消除LTE-A信號的定時偏差和頻率偏差;FFT過程把LTE-A信號變換到頻域,在頻域上進行信道估計及解調;信道估計通過小區參考信號進行信道估計,并通過插值得到一個子幀的信道估計;PBCH信道解析出24位比特,從而解析出小區的帶寬信息;DCI解析過程確定不同的DCI格式、層數、調制格式等信息,便于PDSCH解析;PDSCH在MIMO和載波聚合情況下進行解析,得到PDSCH的EVM。
1.1 同步和FFT
eNode和UE通信過程中由于晶振的精度和UE的高速移動帶來多普勒偏移等因素會產生頻率偏移和定時偏差,因此,為了解析PDSCH信道信息,必須對抓取的LTE-A信號進行定時同步及頻偏補償[2]。
本文根據PSS及SSS的性質進行定時同步,并利用CP相關進行頻偏估計。由于周期為5ms的PSS是ZC序列,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可利用此特性確定5ms的時隙邊界,同時得到小區扇區ID。在此基礎上,進行PSS精同步,從而可以確定10ms的邊界,并得到小區組ID。同時利用CP相關,得到頻偏估計,對LTE-A信號進行頻偏補償。
由于輸入的數據為時域數據,為了在頻域處理,需要通過FFT將時域數據轉換到頻域。
1.2 信道估計
由于無線信道的存在,無線通信系統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如陰影衰落和頻率選擇性衰落。因此,信道估計是實現無線通信系統的一項關鍵技術。
從信道估計算法先驗信息的角度,信道估計可以分為三類:基于參考信號的估計、盲估計和半盲估計。為了運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本文采取基于參考信號的估計。首先產生理想的小區參考信號,然后在頻域提取相應位置的小區參考信號,從而得到小區參考信號的信道估計值。然后在各個符號、各個頻域進行插值,從而得到一個子幀的信道估計。
1.3 PBCH解析帶寬
LTE-A的小區帶寬支持1.4M、3M、5M、10M、15M和20M,帶寬信息在PBCH的碼流中體現。根據基站的信令流程,每個系統幀含有一個MIB,其中包含小區帶寬信息。為了用戶盡量少輸入參數,增加人機友好界面,故本文對小區帶寬進行盲解。
首先對指定6個資源塊的頻域數據進行信道估計和均衡,然后進行212過程解析,先后經歷解速率匹配、維特比譯碼、CRC校驗,從而得到24位的PBCH信息,根據3GPP協議[2],解析出小區的帶寬和系統幀號。
1.4 DCI解析
不同的TM模式對應不同的DCI格式,本產品支持的TM模式為TM1~TM10,支持的天線數為1、2、4、8。當有業務信息存在時,TM模式才會體現。DCI信息包含了DCI格式,信道編碼格式,冗余版本,碼字等信息。本文以TM3為例進行說明。
TM3支持“開環空分復用”,采用的DCI格式為2A。解析完成PDCCH信道后,就可以解析DCI信息。由于各種TM模式中均可能包含DCI格式0或1A,故首先解析DCI格式0或1A,然后再解析TM3單獨對應的DCI格式2A。解析過程中先對公共搜索空間進行解析,然后再對專用搜索空間進行解析,從而得到DCI的各比特。根據3GPP協議[3],可以得到信道編碼格式、冗余版本、層數、碼字等信息,為下一步解析PDSCH作準備。
1.5 PDSCH解析
1.5.1 MIMO下的PDSCH解析
根據1.4節DCI的解析結果和TM模式,進行PDSCH解析。若DCI不存在,則未進行業務,PDSCH不存在;若DCI為格式0,則只存在上行業務,PDSCH不存在;若DCI為格式1A,則為傳輸分集,直接提取PDSCH數據,進行信道均衡計算EVM。
對于其他的DCI格式,TM7以下直接提取PDSCH數據,進行信道估計、信道均衡計算EVM。TM7以上需要根據UE特殊參考信號提取PDSCH數據。TM9以上還需要根據CSI參考信號提取PDSCH數據。然后進行信道估計、信道均衡計算EVM。
1.5.2 載波聚合下的PDSCH解析
載波聚合條件下需要對接收信號進行處理,否則EVM指標很差。
本文以三載波為例,首先將接收的時域數據進行變換到頻域,在頻域三載波共占用了60M帶寬,如圖2所示。然后進行DDC濾波,分別提取各載波的數據。再進行PDSCH的解析,需要進行3次解析。為了減少運算量,由于載波聚合條件下同步點為同一點,故可以只計算一次同步點,其余兩載波均使用此點。
2 實驗結果及分析
本次實驗以某基站及終端為測試對象,通過綜合測試儀信號采集模塊采集數據,采用本文提出的PDSCH檢測分析技術,得到TM3情況下的PDSCH解析指標,符合3GPP協議要求,如圖3所示。同時對3載波情況下的PDSCH進行解析,如圖4所示。從實驗結果可知,本文提出的PDSCH信道檢測分析技術正確、有效,能夠滿足綜合測試儀的解析要求。
3 結論
LTE-A物理層分析模塊是綜合測試儀的重要組成部分。PDSCH信道承載物理層業務比特流信息,其信道檢測分析是物理層分析模塊的核心部分,本文結合自主研發的綜合測試儀系統性能要求,對PDSCH信道檢測分析技術進行探討,儀器分析結果表明提出的檢測分析技術正確有效。
參考文獻:
[1]王映民,孫韶輝.TD-LTE技術原理與系統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431.
[2]3GPP TS 36. 211 v13. 4. 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 13)[S]. 2016.
[3] 3GPP TS 36. 212v13. 4. 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13) [S]. 2016.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7期第37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