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VR市場進入爆發期 娛樂向VR還需10年
VR和AR在去年的日子并不太好過——盡管他們是資本的寵兒、萬眾矚目的焦點,但他們的大規模普及尚處于空中樓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0758.htm好在態勢出現了轉機,不過相較于熱鬧非凡的VR硬件設備或是內容創造,這一萌芽出現的領域要低調務實得多。
B2B和企業級的VR/AR應用在去年迎來了春天,并且將喜人的發展趨勢延續到了2017年。盡管這一業務遠沒有普通消費者的VR娛樂業務那么奪人眼球,但實實在在的收入與利潤也令后者望塵莫及。
根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引用的數據預測,企業級VR目前的收入實際已經超過了后者直到2020年的累計收入。
VR這塊蛋糕到底有多大?
實際上,VR/AR在游戲和娛樂方面的應用尚屬于在襁褓中的嬰兒,就連扎克伯格這樣的科技圈大佬也認為它們至少需要經歷超過十年的磨煉才能成為主流。
雖然很多人將其歸咎于價格高昂的硬件設備門檻,但優秀內容如游戲或影視作品的缺乏才是限制其發展的根本所在。
在這樣的環境下,之前人們預期的截至2025年斬獲7000億美元收入這一目標,未免過于雄心壯志了些。
從娛樂向民用VR推移肯定會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攀上巔峰,但人們對這一塊蛋糕能有多大,何時,以怎樣的形式等諸多問題尚疑惑重重。
根據研究公司Tractica做出的預測,截至2020年,如果刨去硬件相關收入,商用VR/AR上的支出將會超出娛樂性民用VR/AR的支出達到35%之多,取代后者成為主流。
再根據Tech Pro Research的調研顯示,有2/3的企業受訪者表示愿意在不久的將來啟用AR技術,而愿意使用VR的比例也達到了47%。
除去硬件門檻降低和數字化轉型這兩大利好,相關軟件、系統的進步,企業的應用等也為今年行業的爆發式增長提供堅實基礎。
傳統行業已感受到了VR的“美”
在今年,企業級AR/VR應用在創業者和初創公司的領導下,終于呈現出了良好的市場走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傳統行業已經明確感受了VR作為一項營銷工具所帶來的好處。
醫療、教育、CPG/FMCG、通信、廣告乃至地產行業,都已開始享受到虛擬和增強現實帶來的甜頭。我們正在迎來數以百計且頗具新意的3D可視化及增強應用。
作為最早吃螃蟹的市場營銷和廣告領域,早已被各式各樣的VR工作室,應用開發者和渠道網絡所填的滿滿當當。這些嶄新的技術強有力地輔助廣告公司和各大品牌提供浸入式體驗,以期銷售量和份額的增長。
Outlyer Technologies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他們正在應用360度全景移動廣告來驅動用戶參與度的提升。
在前些日子的西南偏南音樂節上,Metro Atlanta Chamber of Commerce就采用了來自Foundry45的技術為求職者提供亞特蘭大的VR全景以吸引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美國東南角、山茱萸漫爛的亞特蘭大成為了這些年VR/AR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之一:相關初創公司的數量不斷猛增,現在甚至已超過半百。)
制造業雖然與“虛無縹緲”的廣告/營銷領域風格迥異,但同樣也是新技術的受益者。
WorldViz憑借拳頭產品Vizard和Vizmove VR應用坐上了可視化領域的榜首位置,并橫跨各界為寶潔、飛利浦、3M等知名大公司提供服務。
他們的開源、可擴展庫賦予所有大小企業在現實世界中直接快速設計、開發、測試新產品的能力。
而在教育領域,無論是員工培訓、中小學教育還是高等研究,VR將大數據可視化的職能都會對他們大有裨益。
這方面的先行者當屬由Google開發的Project Expedition,以虛擬現實的形式為足不出戶的學生提供美妙的環球旅行;來自冰島的Sólfar Studios近期則將其珠穆朗瑪峰VR項目贈予英國的皇家地理學會。
教育領域的其他初創公司如Alchemy VR, Unimersive和Curiscope也在用其浸入體驗式的課程和訓練使教育領域面貌一新。

Google Expedition
VR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可謂十分廣泛,涵蓋病人護理,遠程醫療,康復訓練等服務。對于醫用VR,過去的2016年堪稱里程碑:
第一臺通過VR攝像機進行的外科手術也是在這一年完成;標志著VR有能力進入諸如手術等醫療核心領域大放異彩。
而相關的VR軟件亦是層出不窮——通過可視化幫助醫學生完成任務的Mativision,為身處病房的孩童重現溫暖的家的氛圍的VisitU,以及協助治療恐懼癥及其他心理精神問題的The Virtual Reality Medical Center。

Mativision
總之,現在涌現出的企業級VR,為我們指出了另外一條充滿意義的明路。娛樂向民用VR或許能迎來發展壯大的那一天,但其實際尚未走出空中樓閣。不同于前者,企業級VR目前已經碩果累累。
創業者和開發者完全可以從這些早期的成功中汲取經驗,將取勝之道概括歸納,為今后民用VR的拓展所用,提供全新的視角。這正是為技術找到立足點,走向大規模應用的起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