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五種基于PON的FTTX接入比較

        五種基于PON的FTTX接入比較

        作者: 時間:2017-06-12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高帶寬接入組網方式主要是基于的FTTX接入,成本分析牽涉的主要方面和假設條件如下:

        ●接入段設備成本(包括各種接入設備及線路等,平均到每一線用戶)

        ●工程建設成本(包括施工費及其他開銷成本,一般為設備總價的30%)

        ●運行維護成本(一般每年為總成本的8%左右)

        ●不考慮實裝率(即實裝率為100%)

        ●所需要的設備成本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53642.htm
        注1:FTTX接入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

        注2:ADSL2+接入距離為3km時與ADSL相比已經沒有優勢,VDSL2目前應用還不多,暫不作比較;

        注3:光纖接入在遠距離時優勢明顯。

        FTTB+LAN

        局端通過光纖(3km)布放到小區或大樓的匯聚交換機,再通過光纖(0.95km)連到樓道交換機后用五類線(0.05km)布放到用戶端。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至少需要1臺24口匯聚交換機,21臺24口樓道交換機。實際使用中一般多加一級交換機,雖然交換機總數增加,但樓道交換機采用價格更低的型號反而降低了總成本。

        FTTH

        考慮局端放置OLT,單根光纖(4km)到小區中心機房,在小區中心機房經1∶4光分路器(0.8km)到樓道,樓道內經1∶8光分路器(0.2km)到用戶端。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OLT設備成本按500個用戶的規模配,共需要16個OLT端口。

        FTTC+E+LAN

        同樣考慮局端放置OLT,單根光纖(4km)到小區中心機房,在小區中心機房經1∶4光分路器(0.8km)到大樓,各樓道內經1∶8光分路器(0.2km)到各樓層,再用五類線接入至用戶端。各ONU具備二層交換功能,考慮ONU配備16個FE口,即每個ONU可接入16個用戶,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

        FTTC+E+ADSL/ADSL2+

        同樣DSLAM下移的應用,考慮局端放置OLT,單根光纖(5km)從BAS端局到一般端局,在一般端局經1∶8光分路器(4km)到小區中心機房的ONU,ONU直接通過FE接口與DSLAM相連,然后用雙絞線(1km)銅纜接到用戶端。同樣按每個DSLAM下接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

        點對點光

        局端通過光纖(4km)布放到小區或大樓的匯聚交換機,再通過光纖(1km)直接布放到用戶端。按500個用戶模型計算(未考慮小區機房成本),至少需要21臺24口匯聚交換機,從局端機房到小區的匯聚交換機鋪設21對4公里的主干光纖。由于目前點對點光還沒有普遍用于小區的寬帶接入,一般只是用于分散的重要用戶的組網,所以它的承建部門與其他接入方式不同,因此測算方式也有所不同。

        各種組網模式的簡單比較

        各種技術在各種組網模式下的保證帶寬和最大可達帶寬及單位帶寬投資成本比較如表。

        從以上分析可知,光分路器放置位置不同會對光纖用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從而也影響了建網成本;目前EPON設備成本主要受限于突發光發送/接收模塊以及核心的控制模塊/芯片,E-PON模塊價格正不斷下調以適應市場需要;相對于xDSL來說,PON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較高,目前主要用于新建或改建的密集用戶區域。點對點的光,由于成本較高只適合于分散的政企客戶,而采用FTTC+E-PON+LAN或FTTC+EPON+DSL是逐步過渡到FTTH的較好解決方案。



        關鍵詞: 以太網 PON FTTx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和硕县| 类乌齐县| 滁州市| 明溪县| 天峻县| 资源县| 称多县| 延边| 宣恩县| 班戈县| 洪泽县| 内乡县| 河源市| 枣阳市| 洪湖市| 武穴市| 哈尔滨市| 凤台县| 龙海市| 湖口县| 辽阳县| 高雄县| 元阳县| 安阳县| 阿拉善左旗| 兴业县| 江阴市| 永善县| 济阳县| 汉阴县| 江山市| 巴中市| 肇州县| 昌都县| 温宿县| 广宗县| 大石桥市| 宁海县| 汉源县|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