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M的GPS車輛定位監控系統(上)
利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來作定位導航是GPS的最基本應用,隨著我國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大,車輛日益增多,交通運輸的經營管理和合理調度已成為一個廣泛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全球定位系統(GPS)從軍用轉為民用以后,GPS技術應用于移動目標的監控有著其他監控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所以采用GPS技術對各種車輛實施監控、調度管理是一個新的研究熱點。
系統的總體結構與工作原理
基于GSM的GPS車輛定位監控系統,是對車輛管理提出的較理想解決方案。該系統采用GPS技術對移動目標進行實時定位,利用GSM數字移動通信網絡進行實時數據傳輸,以電子地圖和空間信息系統為支撐平臺,實現定位跟蹤、監控報警、反劫防盜、指揮調度和信息查詢管理。整個系統是由GPS衛星定位系統和地面移動通信系統兩大部分組成,而地面移動通信系統是由指揮監控中心、車載移動單元和GSM通信網絡三個部分組成。車載移動單元設備可以為指揮監控中心實時提供每一個移動目標的最新定位數據、運行狀況和報警信息等,并自動記錄這些信息以便事后查詢分析,是用戶終端。指揮監控中心結合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電子地圖,實時地顯示出當前監控、指揮的車輛的地理位置。GSM通信網絡則進行數據、語音、圖像的傳輸。
系統監控中心
系統監控中心結構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GSM通信網絡、GIS終端、電子顯示屏、監控終端、主控計算機。監控中心接收車載移動單元傳送來的車輛GPS定位數據信息,并對車輛的報警和調度信息進行處理,通過GIS地圖匹配就能在電子地圖上實時顯示車輛當前精確位置,從而方便的實現對車輛的調度、監控、指揮等功能;同時也可通過GSM無線通信網絡向指定的車載臺發送各種控制指令,實現對車輛的遠程控制和信息查詢服務。
![]() |
圖1 GPS車輛監控指揮系統中心結構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50931.htm |
車載移動單元是由主控制器CPU、GPS接收機、GSM無線通信模塊、功能控制單元(手柄)和液晶顯示屏組成,其結構原理如圖2所示。
![]() |
圖2 車載移動單元硬件結構原理圖 |
GSM無線通信
GPS車輛定位監控管理系統的通信方式有兩種:專用無線通信網和公眾GSM網。GPS/GSM車輛定位監控管理系統利用GSM短信息業務實現數據的雙向傳輸,短信息業務在移動臺和移動業務交換中心之間建立的是信令連接,具有優先權,可通率極高,誤碼率極低。這是GSM公眾網帶來的專用網和集群網無法比擬的好處。短消息用于車輛監控最大的優點在于建立連接簡單,接續快,服務費用低,這適合定時把定位信息發送到監控中心。
![]() |
圖3 系統主控制器電路 |
圖4 WM01-G900/1800外圍電路設計框圖 |
WM02-G900/1800的I/O接口的邏輯電平是3V,當它與微控制器串口通信時,要進行電平轉換,筆者在應用中選用MAX3237/3238進行轉換,如果需用GPRS業務,也可以選擇西門子公司生產的TC-45模塊和索尼愛立信公司的GR47,它們支持GSM/GPRS格式的傳輸。
控制WM02-G900/1800模塊進行短信息的收發及語音通信是設計的關鍵,如果對相關的AT指令不熟悉就不能進行正確地設置,那么就會影響本系統的正常工作,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