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 總線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
本文詳細介紹了一種基于PCI 總線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的原理、組成和功能以及在Windows2000 環境下進行數據采集和存儲的方法。該系統用于某型號衛星下行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設計與技術的通用性可應用于其它類似的高速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47991.htm PCI 總線(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是美國 Intel 公司首先提出,在1992年由PCI SIG 發布的總線規范,是一種先進的高性能局部總線,可同時支持多組外圍設備。PCI 總線以33MHz/66MHz 的時鐘頻率操作,采用32/64 位地址/數據復用總線,數據傳輸速率可高達132MB/s(33MHz/32 位),遠遠超過ISA 總線5MB/s 的速率。
PCI 總線的基本傳輸機制是突發成組傳輸。一個突發分組由一個地址器和一個(多個)數據期組成。PCI 總線支持存儲器空間和I/O 空間的突發傳輸。在一個PCI 總線系統中,如果某設備取得了總線控制權,就稱其為“主設備”;而被主設備選中以進行通信的設備稱為“從設備”。而且,PCI 總線獨立于處理器,采用總線主控和同步操作,并具有極小的存取延時,是一種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的總線標準。
PCI 總線定義了三個物理地址空間:內存地址空間、I/O 地址空間和配置地址空間。PCI總線的配置地址空間規范使PCI 總線的配置更加簡易和靈活。基于PCI 總線的這些特性,按照PCI 總線規范設計的數據采集設備能夠滿足高速數據采集的要求。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PCI 總線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該系統用于某型號衛星下行的高速數據采集。由于系統設計與技術的通用性,也可將其應用于其它相似的高速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中。
全文請點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