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企投資美國軍用機器人技術公司 美軍擔憂
據《紐約時報》3月23日報道,美國空軍一方面希望Neurala提供技術,以增強機器人感知力,另一方面,在Neurala缺錢的時候置若罔聞。于是Neurala得到了有中國國資背景投資公司一筆未披露數額的投資,美國開始不樂意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799.htm美國不給錢,企業能找到的唯一投資人就是中企
《紐約時報》稱,Neurala的首席執行官麥克斯·凡塞斯(Max Versace)表示,中國投資者更愿意冒風險,而且也很愿意快速達成交易。
凡塞斯稱,為了向空軍證明公司的軟件能力,Neurala從百思買(BestBuy)買來一臺無人車,安裝上他們的軟件,讓它在一次會議期間辨認出空軍部長德博拉·李·詹姆斯(Deborah Lee James),并跟隨她到處走動。
“空軍部長告訴我們,‘你們的技術太棒了,我們應該把它運用在所有地方,’”他說。“但沒有人跟進這件事。”

Neurala為這種TurtleBot機器人開發軟件
凡塞斯說,Neurala終于從一只名叫海銀資本的中國基金那里獲得了少數投資,加上這筆錢,那一輪投資總共籌集了120萬美元。他沒有透露海銀資本的投資條款。
據悉2015年5月,海銀資本還將一筆數目不明的資金投給了位于加州莫哈維的商業太空游公司XCOR Aerospace。這家公司制造太空飛船和引擎,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有合作。XCOR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海銀資本創始人王煜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公司的部分目標是打造中國的工業能力。他還提到將太空技術帶到中國會很難,因為美國有出口控制。
對于基金的投資項目,王煜全表示,“我們爭取把研發的一部分搬到中國來,避免中國只是負責低端的生產環節。”海銀資本也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除了Neurala,報道稱,一些初創公司,特別是開發硬件而不是Snapchat之類手機應用的初創公司,稱他們有時候能找到的唯一投資就來自于中國。而即使是一個缺錢的公司,也可能會獲得很大的突破。
據悉,中企投資的這類初創公司,有些制造航天器火箭發動機、自主海軍船舶傳感器,有些制造可以給戰斗機駕駛艙印刷柔性屏幕的設備。
比 如致力于研發無人駕駛車使用的光探測傳感器的Quanergy,它在去年夏天融到了一批資金,其中包括有部分政府背景的中國風投基金金浦資本(GP Capital)的投資。幾天后,Quanergy收購了雷神公司的人跡追蹤軟件——未透露交易金額。除了各種商業技術,這家公司還為軍方的無人駕駛汽車 制造傳感器,開發了一套被他們稱為“最完整、最智能的3D防護與入侵探測系統”的安全系統。
Quanergy沒有回應置評請求。它的投資者還包括外國汽車制造商和韓國的三星公司(Samsung)。

《紐約時報》3月23日發布報道:《中國資本進入美國敏感科技領域,令五角大樓不安》。
此外,報道稱中國投資者也在另一個行業——柔性電子元件——做了很多努力。這項被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稱為美國軍方優先發展項目的技術,可以讓電子元件變得更輕,更容易固定在任何東西上,不管是一套制服還是一架飛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