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機器人,將催生出下一個萬億級產業
根據IFR(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2016年世界服務機器人統計報告,機器人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發展,2015年全球機器人行業及相關服務市場規模已達到710億元。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預測增長至320億美元。從這種種跡象來看,在可預見的未來,服務機器人的前景機器可觀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042.htm
什么是智能機器人?
判定智能機器人的四大關鍵因素:
智能:AI,大腦(云),感知、判斷、思考。
服務:Service(應用),解決實際場景問題
機器人:本體(端),實時人機交互,處理
人:服務的對象是人
沒有AI、云端大腦就是個玩具;沒有機器人本體,就是個軟件程序;沒有服務,就只剩假風口和噱頭。
機器人行業還處在早期階段
機器人行業雖然炒得很熱,但是整個機器人行業還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需求,恒業還處于早期發展階段。
整個行業里,處于尖端科技的技術當屬專攻醫療機器人領域的達芬奇和IBM的Watson認知系統。達芬奇幾乎壟斷了手機機器人領域,一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售價約2000萬美元,2015年售出492臺,凈收入約5.8億美元,超過整個市場利潤總額的一半。

而IBM Watson系統則是另一種模式,他買的不是終端產品,更不是系統和技術,而是融合到整個商業環境,從而產生閉環作業,對人們的生活和社會影響之大,這才是所謂巨大的商機,不僅僅是一個產品.
機器人行業創業的4大門檻
1.難做:20+項核心技術,技術難度大;
2.難產:通常需要24-36個月才能做出一款真正的產品,周期長;
3.難賣:沒有產業標準,難以滿足剛需,主要靠交互體驗;
4.難活:成本高,一千萬才能做一個好產品
這里需要考慮的不是產品貴賤的問題,而是機器人實際上有沒有滿足用戶的需求,是不是真的觸碰到了用戶的痛點。

服務機器人-未來的藍海
既然說機器人行業的門檻這么高,那么機會在哪里?這里回到今天的主題,蓋章機器人。在短期內,最有可能擁有巨大市場的就是蓋章機器人。以新松蓋章機器人為代表的智能機器人為商業印章使用打開了一個入口。它主要采用人工智能,融合了智能感知、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技術,利用機構學、自動控制、計算機、人工只能、微電子學、光學、傳感技術等多種學科和技術的綜合行業成果,一直引領行業趨勢。

當前,服務機器人應用范圍涵蓋了家務、養老、教育、娛樂、醫療、農業、國防、物流等多個領域。隨著社會向智能化生活方式的轉型推進,服務機器人正成為機器人行業市場的“新寵”。
今年5月,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報告稱,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進入迅速增長的階段。預計到2020年,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有望超過300億元人民幣,且服務機器人對各行各業都會帶來影響,其衍生價值更是難以計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