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 大疆真的來搶工業無人機市場了
在無人機行業首屈一指的大疆,所推出的M200系列在配置、性能上絲毫不遜色,M200系列飛行平臺能精準、高效、安全地收集數據,適用于電力巡線、公共安全等行業應用場景。在火災、搜救和自然災害等應用場景中,搭載可見光和熱成像云臺相機也可第一時間發現潛在危險,提供數據。同時,基于視覺技術,M200系列飛行平臺實現了多種智能飛行模式,便于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工作。相機跟隨拍攝對象,對運動物體進行自動跟隨拍攝,同時用戶可以對飛行器進行自由控制。此外,M200還可對建筑或物體進行平滑環繞和全方位觀測,同時在狹窄的環境中微調位置和角度,實現精準和安全飛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4866.htm將目光從航拍、消費級市場向行業市場轉移,是大疆近期的“大動作”之一。2015年底,大疆創新推出MG-1農業植保機,正式進軍農業無人機領域,目前MG-1已占50%以上國內植保無人機的市場份額。此外,大疆2016年六月推出UTC培訓中心已在深圳、北京、武漢等多所城市開辦分校,旨在培養農業無人機專業畢業生,成為各地植保飛防的主要力量。
大疆有關負責人曾表示,預計3年左右的時間,大疆在行業市場和消費級市場的比例會變為各50%。大疆已經在行業應用市場開始布局,各種行業應用產品已經陸續出現在各地的招標當中。能否復制消費市場的成功,大疆憑借其在無人機市場的穩扎穩打,筆者相信不會太遠。
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占據絕對優勢的大疆,此次將視角拓展至專業級無人機,是否宣布將向工業級別轉型,與工業級無人機廠商分得一杯羹。
工業無人機對專項功能的品質要求,遠遠高于平均水準,也排除了近95%的企業參與競爭。與大疆相比,安防企業的優勢在與對視頻監控的技術優勢和行業的深度應用,尤其能順利實現無人機與各行業各平臺的不同業務進行無縫對接。
工業級無人機對于安防行業而言,是近年來安防企業努力跨界延伸的重要領域,安防巨頭海康威視早在2015年安博會上就推出專業級無人機“雄鷹”,應用于目標偵查、空中巡邏、電力巡檢、水利設施監測、文博保護、建設測繪、事故勘測、搶險救災、海上巡邏搜救等專業領域。另一巨頭大華股份也緊跟在2016年廣州智能安防展中低調推出專業級無人機,同樣是針對專業級市場的實戰應用,如安防救援、能源環保、交通測繪、電力巡航等行業應用。巨頭的相繼發力無人機引導安防行業走向立體監控時代。此外,國內熱成像品牌企業,大立科技、武漢高德、廣州颯特、上海巨哥、深圳景陽等也紛紛開始了對無人機探索。
無人機對于市場,更多的是吸引資本的噱頭,而對于安防行業,同樣是雷聲大、雨點小,從2015年的安博會開始,一波又一波出現在不同展會上的專業級無人機,吸引眼球,產品泛濫的同時造成同質化現象出現,專業無人機也出現了消費無人機同樣的市場現狀,真正能存活下來的很少。而大疆的轉型,也將進一步吞食安防專業市場,對于轉型中的安防企業而言,想要做專業無人機市場出頭,又多了一個勁敵和一座大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