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是如何登頂智能家居生態圈的
亞馬遜在這個領域獲得的先發優勢,遠不止設計了一款硬件產品這么簡單。2015年6月,亞馬遜推出了一項重要舉措——宣布將Alex語音平臺開放給第三方,這第三方分為兩類人群,第一類是智能家居軟件開發人員,第二類是智能家居硬件制造商。
在軟件方面,亞馬遜為開發者公布了Alexa Skills Kit,包含一整套API和開發工具。亞馬遜精心設計了標準的語言框架,讓開發者們可以更加容易開發Alexa技能。用戶要想使用這些第三方技能,要先在手機上下載Alexa App,這個App像一個小型應用商店,里面有各式各樣的功能,用戶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把功能添加到Echo里。
事實證明,把Alexa Skills Kit開放出去非常有效,截止2017年1月Echo可實現的技能有7000多種,而且每天都在不斷添加技能(參見下圖)。從長遠來看,技能多了會吸引更多的用戶,有了大量的用戶又會吸引來更多的軟件開發者為用戶設計Alexa技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下圖是由美國銀行Capital One研發的一項功能,首先用戶將自己的Capital One銀行賬戶和Echo賬戶綁定,綁定后可以向Echo詢問自己銀行卡的使用情況,比如“上個月我在超市花了多少錢?”“我現在信用卡欠款金額是多少?”“給信用卡還款”等等指令。為了增加安全性,Capital One還允許用戶添加一個安全密碼,以防他人通過Echo竊取個人信息。
在硬件方面,亞馬遜向硬件制造商開放了Alexa Voice Service,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統整合方案,廠商可以輕易地將自己的硬件產品和Alexa整合連接,這樣使得硬件供應商可以專注于“讓硬件設備變得更廉價、性能變得更好”,這樣促進了廠商之間的競爭,達到優勝劣汰的效果。從結果來看,亞馬遜開放Alexa Voice Service的舉措也得到了回報。2017年1月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展會上,Echo幕后語音助手Alexa成為了眾多硬件制造商的首選——惠而浦、三星、GE、LG和聯想等大大小小共40家硬件供應商將自己的設備和Alexa連接(參見下圖),這對于沒有正式參展的亞馬遜來說,沒花一分錢就達到了名利雙收的效果。
其實,亞馬遜這個“軟硬結合”的策略并非原創。
在把自己的產品開放給軟件開放者方面,當年蘋果公司就是把Apple Store開放給了軟件開發者才有了iPhone手機的巨大成功;在把產品開放給硬件制造商方面,微軟成功用Windows操作系統治PC行業十幾年,一直都是PC制造商在為硬件升級和降低成本干仗,而微軟在中間從未受過影響。
亞馬遜顯然是吸收了蘋果和微軟兩家公司的成功經驗,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智能家居生態圈。這個生態圈比微軟和蘋果創建的生態圈都要穩固,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和微軟相比,亞馬遜將硬件開發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了硬件就有了用戶入口?,F階段,微軟從PC時代向移動時代轉型并不成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在移動端缺少直接面對用戶的渠道(微軟收購諾基亞也是想彌補這一缺陷),而亞馬遜用Echo把線下渠道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其次,和蘋果相比,雖然蘋果直接擁有用戶入口(蘋果手機、蘋果電腦和平板電腦等等)而且蘋果也開放軟件給了第三方,但是它的iOS操作系統只有在它自己的設備上才可以用。當蘋果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它的第一個應對策略是開發汽車車載系統,未來在各大汽車廠商的車輛當中將能看到蘋果CarPlay操作系統的身影。這從側面說明了把自己的后臺技術開放給硬件制造商的重要性,在智能家居領域,亞馬遜的確是先行者,Alexa的兼容性更強,它將會出現在更多設備上。
Echo只是Alexa的一個渠道,在Echo之后,亞馬遜又推出了不帶藍牙音箱的Dot和可隨身攜帶的Tap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同時亞馬遜還擁有Fire系列的平板電腦和機頂盒等多個渠道,加上Alexa還可以被第三方硬件制造商所使用,日后Alexa會出現在各個角落。
亞馬遜還需要解決一個難題
不過,如果亞馬遜想延續在這個行業的領跑地位,還需要處理一個棘手的難題:“該如何利用銷售硬件和第三方資源的優勢獲取源源不斷的利潤?”
畢竟,銷售硬件需要承擔開發硬件設備成本等風險,光靠銷售硬件是不可能占據全部市場份額的,日后這個市場一定會被競爭對手所瓜分。從服務方面來說,亞馬遜為了贏得市場份額,把云服務收費標準降至幾乎為零,雖然讓他成功獲得了市場份額,但也是一把雙刃劍,未來如果亞馬遜想要提高收費標準,第三方肯定會轉投競爭對手陣營,這也直接導致亞馬遜要想像微軟那樣收取操作系統授權費幾乎不可能。
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利用Alexa盤活亞馬遜自身的零售和服務業務。在未來,Alexa肯定會增加更多購買技能,引導用戶購買家庭日用產品或者訂閱相應服務。在這個方面,亞馬遜需要解決的是讓用戶在不感到有壓力的情況下做出購買決定,這就需要Alexa能夠更準確地了解用戶需求,并了解何時這些需求應該得到滿足。而亞馬遜在這個領域是有先天優勢的,它坐擁大量用戶購買數據,利用得當的話將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收入。如果亞馬遜解決不好這個問題的話,它肯定會被其他競爭對手趕上。
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字,美國大約有460萬家庭用戶已經安裝了智能家居系統,這個市場的潛力巨大。而中國只有30萬戶使用者,不過,許多國內企業已經紛紛開始布局這個領域,而亞馬遜的發展戰略就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概括而言,亞馬遜前期的成功關鍵是它有一顆做好產品的決心,這看似簡單其實需要不斷的投入和耐心。Echo前期成功是建立在四年研發和兩年推廣的基礎之上,還要加上之前亞馬遜在Fire手機上面的失敗經歷,最后才有了Echo的成功。亞馬遜的終極目標只有一個:“培養用戶粘性”,有了用戶粘性,再通過線下渠道向他們提供在線服務,這就是亞馬遜積極布局線下渠道的一個重要原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