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加緊VR/AR等關鍵技術布局
12.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農村貧困地區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地方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投入,加快推進貧困地區網絡全覆蓋。鼓勵基礎電信企業針對貧困地區推出優惠資費套餐,探索推出“人、機、卡、號”綁定業務,精準減免貧困戶網絡通信資費。以遠程醫療服務、在線教育培訓等為重點,大力推動移動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為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鄉村旅游、生產指導、就業服務、技能培訓等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依托網絡公益扶貧聯盟等各方力量,推動網信企業與貧困地區結對幫扶,組織知名電商平臺為貧困地區開設扶貧頻道,積極開發適合民族邊遠地區特點和需求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在深入開展項目論證基礎上,充分發揮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作用,大力推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教育、醫療、公共文化服務等民生保障項目落地和可持續實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2956.htm13.繁榮發展網絡文化。把握移動互聯網傳播規律,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文化網上傳播等內容建設工程,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加大中央和地方主要新聞單位、重點新聞網站等主流媒體移動端建設推廣力度,積極扶持各類正能量賬號和應用。加強新聞媒體移動端建設,構建導向正確、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在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網絡出版服務、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服務等領域開展特殊管理股試點。大力推動傳統媒體與移動新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布局移動互聯網陣地建設,建成一批具有強大實力和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的新型媒體集團。
四、防范移動互聯網安全風險
14.提升網絡安全保障水平。牢固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和動態、綜合防護理念,堅持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全方位、全天候感知移動互聯網安全態勢,不斷強化移動互聯網基礎信息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網絡空間安全技術和標準應用。增強網絡安全防御能力,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制定完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大數據安全等網絡安全標準,明確保護對象、保護層級、保護措施。全面加強網絡安全檢查,摸清家底、認清風險、找出漏洞、督促整改,建立統一高效的網絡安全風險報告機制、情報共享機制、研判處置機制。
15.維護用戶合法權益。完善移動互聯網用戶信息保護制度,嚴格規范收集使用用戶身份、地理位置、聯系方式、通信內容、消費記錄等個人信息行為,保障用戶知情權、選擇權和隱私權。督促移動互聯網企業切實履行用戶服務協議和相關承諾,完善服務質量管理體系,健全投訴處理機制,提供更加安全、優質、便捷、實用的產品和服務。加大對利用“偽基站”、非法網站、惡意軟件等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打擊力度,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和行業秩序。
16.打擊網絡違法犯罪。堅決打擊利用移動互聯網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等違法犯罪活動。嚴厲查處造謠誹謗、電信網絡詐騙、攻擊竊密、盜版侵權、非法售賣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全面清理賭博、傳銷、非法集資、淫穢色情、涉槍涉爆等違法違規信息。
17.增強網絡管理能力。強化網絡基礎資源管理,規范基礎電信服務,落實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接入服務提供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域名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創新管理方式,加強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研究應對和安全評估。完善信息服務管理,規范傳播行為,維護移動互聯網良好傳播秩序。
五、深化移動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
18.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圍繞“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推進網上絲綢之路國際合作,促進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大力發展跨境移動電子商務。在第五代移動通信(5G)、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網絡安全等關鍵技術和重要領域,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和交流合作。支持移動互聯網企業走出去,鼓勵通過多種方式開拓國際市場,加大移動互聯網應用、產品、服務海外推廣力度,構建完善跨境產業鏈體系,不斷拓展海外發展空間。
19.參與全球移動互聯網治理。全面參與全球移動互聯網治理相關組織、機制和活動,加強各類雙邊、多邊對話合作。深入參與、積極推動移動互聯網領域規則和標準制定。充分發揮世界互聯網大會等平臺作用,大力宣介中國治網主張。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積極參與國際聯合打擊移動互聯網違法犯罪行動。
20.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積極利用各類社交平臺,有效運用各種傳播渠道,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疇、表述,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形象。打造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傳播媒體,創新開展多語種、跨平臺互動傳播,不斷提升移動互聯網國際傳播影響力。
六、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
21.完善管理體制。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中央網信辦要進一步強化移動互聯網管理的統籌協調、督促檢查,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工作例會等制度,研究處理各地區各部門移動互聯網發展管理重大事項和情況,督促指導各地區各部門有效落實領導小組決定事項、工作部署和有關要求;工業和信息化、公安、文化、新聞出版廣電等有關部門和軍隊要根據職責切實負起責任,依法加強對移動互聯網相關業務的監督管理,制定出臺支持和促進移動互聯網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地方網信部門承擔互聯網信息內容的監督管理執法職責,健全中央、省、市三級管理體系,加大人員、經費、技術等保障力度。
22.擴大社會參與。鼓勵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移動互聯網治理,加快移動互聯網社會組織建設,支持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互聯網協會等各方力量積極開展網絡公益活動。引導廣大移動互聯網用戶文明上網,積極參與凈化網絡環境、維護網絡秩序。健全行業信用評價體系和服務評議制度,完善行業管理、企業自律、社會監督聯動機制。
23.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加強網信戰線人才培養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注重培養、選拔、任用熟悉移動互聯網發展管理工作的領導干部。堅持先行先試,創新人才引進、評價、流動、激勵機制,將各方面優秀人才凝聚到網信事業中來。著力打造高端智庫群,為移動互聯網發展管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采取特殊政策,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
24.強化法治保障。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化解網絡風險。全面貫徹實施網絡安全法,加快推進電子商務法等基礎性立法,制定修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等行政法規。完善司法解釋和政策解讀,推動現有法律法規延伸適用于移動互聯網管理。建立健全網絡數據管理、個人信息保護等重點管理制度。完善移動互聯網管理多部門執法協調機制,加快執法信息技術系統建設,提高對網絡違法犯罪識別、取證、聯動查處打擊等能力。加強網絡普法,強化網民法治觀念,提升全民網絡素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