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加快建設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
中安在線訊據安徽商報消息,2016年,我們做了哪些工作?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聚焦前沿,科技創新躍升新高度”。2017年,我們應該怎么做?報告中列為第一的是“推進創新發展,增強轉型升級動能”。創新,越來越重要。合肥的目標是,依托豐富的科教資源,全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同時,將科教創新優勢更多地運用于本就頗具實力的工業制造,并帶動民間創業就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2817.htm[追蹤尖端]發明專利授權量增35%
創新是安徽最寶貴的遺傳基因,合肥無疑承擔創新領先的責任。2016年,合肥市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3.1%,高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發明專利授權量增長3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1186家,主要創新指標穩居全國省會城市“十強”。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獲批建設,重大創新平臺形成體系,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網絡“京滬干線”合肥至上海段率先開通。
而在今年,合肥將加快建設中科大高新園區、量子信息國家實驗室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推進超導核聚變中心、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離子醫學中心、智慧能源創新中心等重大工程平臺建設,全力打造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全國性產業創新中心。加快推動中科大先研院、北航合肥科學城等建設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策源地和全省創新發展新引擎。
[科教提升]再造“大學之城”
合肥一直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豐厚的科教資源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合肥并沒有因此而停步。新一輪的大學提升工程正在展開。
實施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國際合作,組建合肥技師學院,推進黃麓師范學校改擴建工程,建成市職業教育公共實訓基地,支持合肥職業技術學院、合肥幼兒師專建設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打造職教高地。支持中科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支持合工大、安大等建設一流學科專業和高水平大學,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合肥學院建設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打造大學之城。
[合肥制造]推進智能化工廠改造
報告提出,堅持“工業立市”戰略不動搖,堅定不移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做大做強一批引領未來的產業集群,讓“合肥制造”成為支撐合肥發展的堅強基石。
今年,合肥市將繼續以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為突破口,統籌推進“三重一創”,在集成電路、太陽能光伏、高端數控機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裝備、燃氣輪機、智能機器人、語音等重點領域聚焦發力,加快推動江淮大眾新能源汽車、京東方10.5代線、康寧液晶玻璃基板、晶合晶圓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
同時,以智能化工廠改造為突破口,以家電、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為重點,加快實施新一輪工業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全年完成工業技改投資1420億元,積極爭創“中國制造2025”示范城市。
[創業就業]建設“離岸創業”基地
科教城最寶貴的財富是青年才俊,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熱情才能保證未來。去年,合肥市加強就業培訓和創業孵化,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3%。今年,合肥將推進國家“雙創”示范城市和雙創示范基地建設,打造一批全要素、開放式、便利化眾創空間和特色小鎮。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堅持“外引內培”并重,加快集聚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端人才和創新團隊,積極創建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業”基地。完善就業創業扶持政策體系,健全就業援助制度,構建大眾創業與擴大就業良性互動機制。深入推進青年創業計劃,加快青年創業園等創業孵化基地建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