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認識邏輯分析儀(上)
2.雙重探測要求每個測試點上有兩只探頭,這會降低測量的質量。
[圖示內容:]
State probes: 狀態探頭
Timing probes: 定時探頭
最好同時采集定時數據和狀態數據,通過同一只探頭同時進行采集(圖3)。一條連接、一個設置、一次采集,同時提供定時數據和狀態數據。這簡化了探頭的機械連接,減少了問題。一只探頭對電路的影響較低,保證測量更加準確,對電路運行的影響更小。
3.同時探測通過同一只探頭提供狀態采集和定時采集,提供了更簡單、更干凈的測量環境。
[圖示內容:]
Timing/state probes: 定時/狀態探頭
邏輯分析儀的探測系統、觸發系統和時鐘系統共存,把數據傳送到實時采集內存中。這個內存是儀器的心臟,是從SUT中采樣的所有數據的目的地,也是所有儀器分析和顯示的來源。
邏輯分析儀擁有內存,能夠以儀器的采樣率存儲數據。這個內存可以想象成一個擁有通道寬度和存儲深度的矩陣(圖4)。儀器累積所有信號活動記錄,直到觸發事件或用戶告訴它停止。結果是采集數據,本質上是一個多通道波形顯示,讓您以非常高的定時精度查看您已經采集的所有信號的交互情況。
4.邏輯分析儀在深內存中存儲采集數據,使用一條全深度通道支持每個數字輸入。
[圖示內容:]
Memory depth: 存儲深度
Input: 輸入
Number of channels: 通道數量
采集更多的樣點(時間)提高了同時捕獲錯誤及導致錯誤的問題的機會。邏輯分析儀持續對數據采樣,填充實時采集內存,根據先進先出的原則丟掉溢出的數據。這樣,實時數據一直流經內存。在觸發事件發生時,“掛起”流程會啟動,把數據保存在內存中。
觸發在內存中的位置非常靈活,可以捕獲和考察觸發事件發生前、發生后及周圍的事件。這是一種重要的調試功能。如果您觸發了一個問題癥狀–通常是某類錯誤,您可以設置邏輯分析儀,存儲觸發前的數據(預觸發數據),捕獲導致這一癥狀的問題。邏輯分析儀還可以設置成存儲觸發后一定數量的數據(后觸發數據),查看錯誤可能產生的后續影響。
邏輯分析儀的主采集內存存儲著一條完善的長信號活動記錄。當今部分邏輯分析儀可以在幾百條通道內以幾千兆赫茲的速率捕獲數據,在長記錄長度中累積結果。顯示的每個信號跳變被視為發生在活動時鐘速率定義的采樣間隔內的某個位置上。捕獲的邊沿可能發生在前一個樣點幾皮秒后,或發生在后續樣點前幾皮秒,或發生在兩者之間。所以,采樣間隔決定著儀器的分辨率。
不斷演變的高速計算總線和通信設備正推動著對邏輯分析儀更高定時分辨率的需求。解決這一挑戰的方式是高速緩沖內存,在觸發點周圍更高的間隔上捕獲信息。在這里,在內存填滿時,也是不斷用新樣點代替最老的樣點。每條通道都有自己的緩沖內存。這類采集保存著跳變和事件的動態高分辨率記錄,而這些跳變和事件在主內存采集下的分辨率時可能是看不到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