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典型程序設計
以下時采用正弦波發生器作為信號源,通過局域網組成測量網絡,實現不同網關間數據傳送的典型程序設計。
用DataSocket在數據發送端首先形成具有一定規律的數據流,再用DataSocket控件的寫操作把這些數據傳輸到DataSocket服務器,在各客戶端用讀操作從服務器獲取數據流,然后對數據流進行解析并恢復為原始信息在客戶端形成的響應。這樣就實現協同工作的基本流程。整個應用分成“寫”和“讀”兩個模塊。
寫模塊的核心時DataSocket write vi。它在工作前需要用戶指定數據宿的URL地址。VI每次從上一步程序接收數據后形成數據包并送到目標地址。在數據傳送過程中,寫端計算機的DataSocket Server會實時監視網絡連接和數據傳送情況。寫模塊選擇條件為“True”時的程序(見圖1)。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37108.htm
圖1 寫數據框圖程序
讀模塊起核心作用的時DataSocket Read vi,其數據源的URL地址須與數據宿的URL地址相同,要注意接收的數據類型與寫端輸出的數據類型一致。讀端計算機也會運行DataSocket Server來監視網絡接收和數據接收情況。讀模塊程序(見圖2)。

圖2 讀數據框圖程序
有時網絡擁塞會使數據傳送周期變長,可以在程序的循環中設置等待時間(ms),本應用寫端和讀端分別設計為100和50。在實際現場應用時,應盡量有專用的傳送線路,一面網絡擁塞時發生數據丟失。DataSocket Server讀取的數據可以做進一步的處理,并存儲起來以供調用。
寫端和讀端的波形數據監視窗口(見圖3)。

圖3 網絡測試結果
5、遠程測控通信安全
LabVIEW不但提供強大的網絡通信服務,而且也提供一定的網絡安全服務。運用DataSocket技術實現網絡通信時,LabVIEW通過Manager對用戶和用戶組讀寫權限的設置來實現網絡通信的安全控制,但這樣的基本通信安全保證對于遠程分布式測控系統顯得并不完備,應根據不同的安全要求采取相應措施。
對網絡安全要求一般的系統,可專門指定一臺計算機作為服務器,并通過防火墻與Interner相連。測控端將測試數據寫入服務器,客戶端通過防火墻訪問服務器獲得所需的測試數據。防火墻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授權用戶的訪問,強制數據流只能從特定的安全點流向Internet。由于測控端和服務器時分離的,即使安全防護失效也只會影響服務器而不能影響測控端和客戶端。對安全有特殊要求的系統,則應采用專用網絡,并對數據進行加密。
6、結語
DataSocket技術隱藏網絡傳輸細節,能方便地實現測試終端和現場儀器之間地數據交換,同時滿足實時性、安全性地指標要求。目前DataSocket在10M網絡中的傳輸速率可達到640Kb/s。對于中頻以下的數據采集系統,可以達到很好的傳輸效果。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網絡信道容量的不斷擴大,測控系統的網絡化已經成為現代測量與自動化應用的發展趨勢。依靠DataSocket和網絡技術,人們將能更有效地控制遠程儀器設備,設置在任何地方進行數據采集、分析、處理和顯示,并利用各地專家地優勢,獲得正確的測量、控制和診斷結果。
參考文獻
[1] National Instruments, DataSocket T echinical Overview [M],Texas:National Instruments, 1998
[2] 楊樂平,李海濤,趙勇等. LabVIEW高級程序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3] 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 Help[M],Texas:National Instruments,2003.
[4] 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 User Manutal[M], Texas:National Instruments,200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