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總結:IGBT奇葩波形 不炸都對不起它
如圖1,黃線為示波器探頭直接接在上臂IGBT的驅動Vge兩端。示波器無電池,電源線已經使用隔離變壓器進行了隔離,但是,如圖所示已經面目全非了。藍線為經過電流互感器得到的線圈電流波形,看了之后心情和波形一樣七上八下的。以前接入示波器時有炸管的情況,所以此次測量特意設計只讓半橋工作3個周期,由此看來,炸管是必然的,這樣的驅動波形,不炸都對不起它。

再來一張示波器探頭沒有加在Vge的電流波形(如圖2)。

沒錯,兩個圖的藍線是相同的,驅動的探頭撤掉之后,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不過這個電流的波形距離正弦波還是有距離的,怎么看怎么像是畸變過的波形,真是羨慕他們測得的光滑平整波形和漂亮的梯形波。如何測量驅動波形呢?以下是向大俠們吸取的一些經驗:
不能正確掌握示波器的使用就只看一路,單獨看驅動波形或者單獨看CE波形。新的驅動波形僅供參考,這是驅動輸出沒有加載時的波形,加載后變化不大,只是上升沿及下降沿各有0.5微秒的鈄坡。驅動電壓幅度正負15V,單電源15V供電。看這種波形還是模擬的好,信息量多,某單位生產線上用的是進口的數字示波器,從UCE波形上無法看出電流相位大小,建議全部改用模擬的,調試人員從CE波形上一眼就可以看出電流相位大小,電路阻抗匹配、磁路阻抗匹配情況、整流后濾波電容是否合適、是否有干擾反射波、死區時間及零電壓電容適配情況、頻率跟蹤情況等等。

在測量UCE的時候,直接使用高壓探頭接到CE兩端就可以了。示波器的三芯電源插頭的地線要剪掉,測量時外殼是帶電的,安全問題不可忽視。上了高壓就不要去調節示波器,事實上示波器調節好后就不要再去調節的,只看CE波形,其它的沒必要去研究。
對于炸管問題,也進行了一些調整,讓驅動輸出3個周期的硬開關脈沖,上臂-死區-下臂-死區,為一周期,用這樣的試探方法來觀察電路運行情況。但是,當關掉驅動信號之后,檢測到的自由振蕩頻率與計算后的相差很遠。兩個諧振電容C ,Cr=2C,線圈電感Lr,則頻率:

當然公式是不會錯的,式中的電感應當是有載電感,但有載電感沒能測出,即使測了有載電感,負載電流發生了變化,隨之等效電感也會變化,所以幾乎計算不了它的正確值。可以估算一下,直接上功率,看CE波形和看電流值就一目了然了。
此IGBT電路能保證是ZCS的過零開通橋臂,但是無法保證ZVS,在本人看來,要想實現ZCS、ZVS同時存在必須橋臂開通時間足夠長,讓回路能量充分,達到一個閾值,使得當電流趨于0時,續流二極管導通。
因為沒有實際做過實驗,一般都是假設的情況,當開通時間短之后,能量減小到一定程度,振蕩的頻率應該會做出調整,保持諧振的頻率未必就是理想的波形。例如,開通短時間之后,為滿足諧振頻率,勢必要大幅增加死區時間,這樣的話,電流趨于0的時刻,諧振就不是原先的時間點了,可能很快達到0。按照常理看,電流振蕩的頻率是不會變的,就像是鐘擺,只要是擺臂長度固定,不論擺到多少角度,擺動的周期是固定的。其實就是固有頻率。但是半橋中自由振蕩的頻率跟諧振頻率萬往往是不一樣的,之前看過波形,停止驅動輸出后,電流自由振蕩的頻率要比諧振頻率高很多,就有可能發生下面的情況:

f0是諧振頻率,f是由于開通時間較短,能量不夠,幅值上不去,相應的振蕩頻率也變高。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了保證工作在諧振頻率很可能在電流過0后的死區產生自由振蕩,若干個自由振蕩周期后的某個電流過0來開通橋臂。如圖5:

通過炸管的教訓,這樣的設想應可以從開關電源的角度去試驗。如果用開關電源調脈寬的方式可以調整輸出電壓,并且是理想的軟開關方式,那么開關電源的效率將會從80%多提高到96%以上,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