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頻譜分析儀測量場強的注意事項
(1)測量前,應檢查儀表指針是否在零位若不在零位,則應調到零位。同時應對被測電流進行粗略估計,選擇適當的量程。如果被測電流無法估計,則應先把鉗形表置于最高檔,逐漸下調切換,至指針在刻度的中間段為止。
(2)應注意鉗形電流表的電壓等級,不得將低壓表用于測量高壓電路的電流。應先估計被測電流大小,選擇適當量程。若無法估計,可先選較大量程,然后逐檔減少,轉換到合適的檔位。轉換量程檔位時,必須在不帶電情況下或者在鉗口張開情況下進行,以免損壞儀表。
(3)每次只能測量一根導線的電流,不可將多根載流導線都夾人鉗口測量。被測導線應置于鉗口中央,否則誤差將很大(大于5%)。當導線夾人鉗口時,若發現有振動或碰撞聲,應將儀表扳手轉動幾下,或重新開合一次,直到沒有噪聲才能讀取電流值。測量大電流后,如果立即測量小電流,應開合鉗口數次,以消除鐵芯中的剩磁。
(4)在測量過程中不得切換量程,水泵試驗以免造成二次回路瞬間開路,感應出高電壓而擊穿絕緣。必須變換量程時,應先將鉗口打開。
(5)在讀取電流讀數困難的場所測量時,可先用制動器鎖住指針,然后到讀數方便的地點讀值。
(6)每次測量后,應把調節電流量程的切換開關置于最高檔位,以免下次使用時因未選擇量程就進行測量而損壞儀表。
電平刻度的轉換和阻抗匹配問題
通常,頻譜儀的顯示刻度單位是dBm,而在場強測量和有關電波傳播問題討論中,習慣采用dBμv/m為單位,因此首先就有一個單位轉換問題。實際上場強測量就是標準天線端感應電壓的測量,因此只要將頻譜儀的讀數換算成電壓單位,加上天線的天線系數即可求得待測場強。
現代頻譜儀多采用微機處理,顯示刻度可以自動轉換。在實際測量中要特別注意天線阻抗與測試系統的匹配問題,避免產生失配誤差。由于頻譜儀在使用中是進行寬帶掃描,所以所用天線要求也都是寬帶天線,而寬帶天線的VSWR一般都較大,如果與頻譜儀聯接的不是匹配天線,則要對所用天線的天線系數重新校對。
在實際測量中,輸入衰減器不宜放在0dB的位置,如果衰減器置0,輸入信號直接接到混頻器上,則阻抗特性變差,造成較大的失配誤差。
頻譜儀的中頻帶寬(又稱分辨率帶寬)很多,從1MHz到1kHz以下約有10檔左右。
但由于頻譜儀的連續掃描特性,它的濾波器是高斯型的矩形系數較大,一般60dB:3dB帶寬為10:1。而測試接收機的中頻濾波器矩形系數較小,一般60dB:6dB帶寬為2:1(一般測試接收機為雙調諧回路,且B3=0.8B6)。頻譜儀的噪聲系數較大,典型值為19dB,因此在頻帶寬相同的情況下,頻譜儀的噪聲電平比測試接收機高。
了解這些不同后,就可以根據實測情況及所測信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中頻帶寬。如
果要測量間隔25KHz的兩相鄰信號,若它們的電平相差不大,則用10KHz的中頻帶寬就可以區分兩信號。如果電平相差較大,則必須用3kHz或1kHz的中頻帶寬才能區分兩信號。在選擇中頻帶寬時,還應注意掃描時間,太快會使濾波器來不及響應,導致測量不準。有些頻譜儀有自動調節功能,特別是現代較先進的它可將掃描時間自動調節到與掃描頻寬、中頻帶寬相適應。若是手動調節的,應注意一旦中頻帶寬改變,掃描時間也要相應地變化,以保證準確測量。
如果要測量較弱信號,就要減小中頻帶寬,使頻譜儀的噪聲電平低于被測信號。頻譜儀一般給出最小中頻帶寬以下的平均噪聲電平,中檔頻譜儀的典型值為-115dBm。為保證測量結果有效,應使信噪比優于6dB,故它可測量的最小電平為-109dBm即-2dBμV。實際上可測的最小電平還受到頻譜儀雜散響應指標的影響,而且當被測信號小于1μV時,通過機殼、電源線等引入干擾會使測量結果不可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