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用示波器測量時間

        用示波器測量時間

        作者: 時間:2017-01-04 來源:網絡 收藏

        實驗簡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35945.htm

        示波器是利用示波管內電子束在電場或磁場中的偏轉,顯示隨時間變化的電信號的一種觀測儀器。它不僅可以定性觀察電路(或元件)的動態過程,而且還可以定量測量各種電學量,如電壓、周期、波形的寬度及上升、下降時間等。還可以用作其他顯示設備,如晶體管特性曲線、雷達信號等。配上各種傳感器,還可以用于各種非電量測量,如壓力、聲光信號、生物體的物理量(心電、腦電、血壓)等。自1931年美國研制出第一臺示波器至今已有70年,它在各個研究領域都取得了廣泛的應用,示波器本身也發展成為多種類型,如慢掃描示波器、各種頻率范圍的示波器、取樣示波器、記憶示波器等,已成為科學研究、實驗教學、醫藥衛生、電工電子和儀器儀表等各個研究領域和行業最常用的儀器。

        實驗原理

        示波器的基本結構

        示波器的結構如圖1所示,

        由示波管(又稱陰極射線管)、放大系統、衰減系統、掃描和同步系統及電源等部分組成。

        為了適應多種量程,對于不同大小的信號,經衰減器分壓后,得到大小相同的信號,經過放大器后產生大約20V左右電壓送至示波管的偏轉板。

        示波管是示波器的基本構件,它由電子槍、偏轉板和熒光屏三部分組成,被封裝在高真空的玻璃管內,結構如圖2所示。電子槍是示波管的核心部分,由陰極、極和陽極組成。

        圖2 示波管的結構

        (1)陰極――陰極射線源:由燈絲(F)和陰極(K)構成,陰極表面涂有脫出功較低的鋇、鍶氧化物。燈絲通電后,陰極被加熱,大量的電子從陰極表面逸出,在真空中自由運動從而實現電子發射。

        (2)柵極――輝度控制:由第一柵極G1( 又稱控制極)和第二柵極G2(又稱加速極)構成。柵極是由一個頂部有小孔的金屬圓筒,它的電極低于陰極,具有反推電子作用,只有少量的電子能通過柵極。調節柵極電壓可控制通過柵極的電子束強弱,從而實現輝度調節。在G1的控制下,只有少量電子通過柵極,G2與A2相連,所加相位比A1高,G2的正電位對陰極發射的電子奔向熒光屏起加速作用。

        (3)第一陽極――聚焦:第一陽極(A1)程圓柱形(或圓形),有好幾個間壁,第一陽極上加有幾百伏的電壓,形成一個聚焦的電場。當電子束通過此聚焦電場時,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電子匯合于一點,結果在熒光屏上得到一個又小又亮的光電,調節加在A1上的電壓可達到聚焦的目的。

        (4)第二陽極――電子的加速:第二陽極(A2)上加有1000V以上的電壓。聚焦后的電子經過這個高電壓場的加速獲得足夠的能量,使其成為一束高速的電子流。這些能量很大的電子打在熒光屏上可引起熒光物質發光。能量越大就越亮,但不能太大,否則將因發光強度過大導致燒壞熒光屏。一般來說,A2上的電壓在1500V左右即可。

        (5)偏轉板:由兩對相互垂直的金屬板構成,在兩對金屬板上分別加以直流電壓以控制電子束的位置。適當調節這個電壓可以把光點或波形移到熒光屏的中間部位。偏轉板除了直流電壓外,還有待測物理量的信號電壓,在信號電壓的作用下,光點將隨信號電壓變化而變化,形成一個反映信號電壓的波形。

        (6)熒光屏:熒光屏(P)上面涂有硅酸鋅、鎢酸鎘、鎢酸鈣等磷光物質,能在高能電子轟擊下發光。輝光的強度取決于電子的能量和數量。在電子射線停止作用前,磷光要經過一段時間才熄滅,這個時間稱為余輝時間。余輝使我們能在屏上觀察到光電的連續軌跡。

        自陰極發射的電子束,經過第一柵極(G1)、第二柵極(G2)、第一陽極(A1)、第二陽極(A2)的加速和聚焦后,形成一個細電子束。垂直偏轉板(常稱作y軸)及水平偏轉板(常稱x軸)所形成的二維電場,使電子束發生位移,位移的大小與x、y偏轉板上所加的電壓有關:

        式(1)

        中的Sy和Dy為y軸偏轉板的偏轉靈敏度和偏轉因數,Sx和Dx為x軸偏轉板的偏轉靈敏度和偏轉因數。它們均與偏轉板的參數有關,是示波器的主要技術指標之一。

        示波器顯示波形的原理

        由式(1),y軸或x軸的位移與所加電壓有關。如圖3所示,在x軸偏轉板上加一個隨時間t按一定比例增加的電壓Vx,光點從A點到B點移動。如果光點到達B點后,Vx降為零(圖中坐標軸上的Tx點),那么光點就返回到A點。若此后Vx再按上述規律變化(Vx與Tx相同),光點會重新由A移動到B。這樣Vx周期性變化( 鋸齒波),并且由于發光物質的特性使光跡有一定的保留時間,于是就得到一條“掃描線”,稱為時間基線。

        圖3 波形顯示原理

        如果在x軸加有鋸齒形掃描電壓的同時,在y軸上加一正弦變化的電壓[如圖(3)b],則電子束受到水平電場和垂直電場的共同作用而呈現二維圖形。為得到可觀測的圖形,必須使電子束的偏轉多次重疊出現,即重復掃描。

        很明顯,為得到清洗穩定的波形,上述掃描電壓的周期Tx (或頻率fx)與被測信號的周期Ty(或fy)必須滿足:

        以保證Tx軸的起點始終與y軸周期信號固定一點想對應(稱“同步”),波形才穩定,否則波形就不穩定而無法觀測。

        由于掃描電壓發生器的掃描頻率fx不會很穩定,因此為保證式(2)

        始終成立,示波器需要設置掃描電壓同步電路,即觸發電路,如圖(1)所示。利用它提供一種觸發信號來使掃描電壓頻率與外加信號同步,從而獲得穩定的信號圖形。圖1中設置了三種同步觸發方式:外信號觸發、被測信號觸發(內觸發)、50Hz市電觸發。

        實際使用的示波器由于用途不同,它的示波管及放大電路等也不盡相同。因此示波器有一系列的技術特性指標,如輸入阻抗、頻帶寬度、余輝時間、掃描電壓線性度、y軸和x軸范圍等。

        用x 軸時基測時間參數

        在實驗中或工程技術上都經常用示波器來測量信號的時間參數,如信號的周期或頻率,信號波形的寬度、上升時間或下降時間,信號的占空比(寬度/周期)等。如雷達通過測量發射脈沖與反射(接受)脈沖信號的時間差來實現測距離,其他無線電測距、聲納測潛艇位置等都屬于這一原理。

        從式(2)觸發,設待測信號接y軸輸入端,則Ty是待測信號的周期,Tx是x軸掃描信號的周期,N是一個掃描周期內所顯示的待測信號的波形周期數。如熒光屏上顯示2個信號波形,掃描信號周期是10ms,則待測信號的周期是5ms。

        X軸掃描信號的周期實際上是以時基單位(時間/cm)來標示的,一般示波管熒光屏的直徑以10cm居多,則式(2)的Tx,由時基乘上10cm,如時基為0.1ms/cm,則掃描信號的周期為1ms。為此在實際測量中,將式(2)改成(3)的形式

        Ty = 時基單位×波形厘米數 (3)

        式中的波形厘米數,可以是信號一個周期的讀數(可測待測信號的周期)、正脈沖(或負脈沖)的信號寬度的讀數或待測信號波形的其他參數。

        用李薩如圖形測信號的頻率

        如果將不同的信號分別輸入y軸和x軸的輸入端,當兩個信號的頻率滿足一定關系時,熒光屏上會顯示出李薩如圖形。可用測李薩如圖形的相位參數或波形的切點數來測量時間參數。

        兩個互相垂直的振動(有相同的自變量)的合成為李薩如圖形。

        1.頻率相同而振幅和相位不同時,兩正交正弦電壓的合成圖形。設此兩正弦電壓分別為:

        消去自變量t,得到軌跡方程:

        這是一個橢圓方程。當兩個正交電壓的相位差φ取0~2π的不同值時,合成的圖形如圖4所示。

        圖4 不同φ的李薩如圖形

        2.兩正交正弦電壓的相位差一定,頻率比為一個有理數時,合成的圖形為一條穩定的閉合曲線。圖5是幾種頻率比時的圖形,頻率比與圖形的切點數之間有下列關系:

        圖5 不同頻率比的李薩如圖形

        學習重點

        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原理和結構。

        學習使用試播觀察波形和測量信號周期及其時間參數。

        實驗儀器

        函數信號發生器2臺, 通用示波器1臺。

        實驗內容

        用x軸的時基測信號的時間參數

        l 測量示波器自帶方波輸出信號的周期(時基分別為0.1 ms/cm,0.2 ms/cm,0.5 ms/cm)。哪種時基測出的數據更準確,為什么?

        l 選擇信號發生器的對稱方波接y輸入(幅度和y軸量程任選),信號頻率為200Hz~2kHz(每隔200Hz測一次),選擇示波器合適的時基,測量對應頻率的厘米數、周期和頻率。以信號發生器的頻率為x軸,示波器頻率為y軸,作y-x曲線,求出斜率并討論。

        l 選擇信號發生器的非對稱方波接y軸,頻率分別為200Hz、500Hz、1kHz、2kHz、5kHz、10kHz、20kHz,測量各頻率時的周期和正波的寬度,用內容(2)的方法作曲線。

        l 選擇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為三角波,頻率為500Hz、1kHz、1.5kHz,測量各個頻率時的上升時間。下降時間和周期。

        觀察李薩如圖形并測頻率。

        用兩臺信號發生器(一臺自用,一臺為公用)分別接y軸和x軸,取fx/fy =1、1/2、2、2/3、3/4時,測出對應的fx和fy,畫出有關圖形并求出公用信號的頻率。

        設計性內容

        用李薩如圖形測信號的頻率

        如果將不同的信號分別輸入到Y軸和X軸的輸入端,當兩個信號的頻率滿足一定的關系時,在熒光屏上將顯示出李薩如圖形,可用測量李薩如圖形的相位參數或波形的切點數來測量時間參數。

        注意事項

        使用示波器測量信號前,先把聚焦調整好,否則會造成讀數誤差。

        觀察李薩如圖形時,通過自用信號發生器的頻率微調旋鈕,使李薩如圖形盡可能穩定時,再測量y軸和x軸的切點數。

        思考題

        用示波器測頻率有有何優缺點?

        本實驗中觀察李薩如圖形時,為什么得不到穩定的圖形?

        假定在示波器的y軸輸入一個正弦電壓,所用的水平掃描頻率為120Hz,在熒光屏上出現三個穩定的正弦波形,那么輸入信號的頻率是多少?這是否是測量信號頻率的好方法?為什么?



        關鍵詞: 示波器測量時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甘洛县| 长宁县| 八宿县| 拉孜县| 汾阳市| 三原县| 辛集市| 永德县| 佛教| 木兰县| 湘潭县| 广安市| 恩施市| 江陵县| 德安县| 方山县| 内丘县| 沾益县| 西华县| 甘南县| 子长县| 建宁县| 车致| 旅游| 铅山县| 舟曲县| 五河县| 邢台县| 东明县| 甘德县| 通化市| 潼南县| 保亭| 喀喇沁旗| 广河县| 姚安县| 雷山县| 台中市| 墨江|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