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超聲波傳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在流量測量等領域的應用
一、超聲波傳感器概述
由上我們可以得到以下關于超聲波的特點:(1)超聲波在傳播時,方向性強,能易于集中;(2)超聲波能在各種不同媒體中傳播,且可傳播足夠遠的距離;(3)超聲波與傳聲媒質的相互作用適中,易于攜帶有關傳聲媒質狀態的信息(診斷或對傳聲媒質產生效應)。
二、超聲波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
超聲波傳感器是利用超聲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傳感器。以超聲波作為手段,必須產生超聲波和接受超聲波。完成這種功能的裝置就是超聲波傳感器,習慣上稱為超聲換能器,或者超聲探頭。
超聲波探頭主要由壓電晶片組成,既可以發射超聲波,也可以接受超聲波。超聲探頭的核心是其塑料外套或者金屬外套中的一塊壓電晶片。構成晶片的材料可以有許多種。超聲波傳感器主要材料有壓電晶體(電致伸縮)及鎳鐵鋁合金(磁致伸縮)兩類。電致伸縮的材料有鋯鈦酸鉛(PZT)等。壓電晶體組成的超聲波傳感器是一種可逆傳感器,它可以將電能轉換成機械震蕩而產生超聲波,同時它接受到超聲波時,也能轉換成電能,所以它可以分成發送器和接收器。
三、超聲波傳感器在生產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
1、超聲波在管道流量測量領域的應用
外夾式超聲波流量計采用時差式測量原理:一個探頭發射信號穿過管壁、介質、另一側管壁后,被另一個探頭接收到,同時,第二個探頭同樣發射信號被第一個探頭接收到,由于受到介質流速的影響,二者存在時間差Δt,根據推算可以得出流速V和時間差Δt之間的換算關系V=(C2/2L)×Δt,進而可以得到流量值Q。

2、超聲波距離傳感器技術的應用。
超聲波傳感器包括三個部分:超聲換能器,處理單元和輸出級。首先處理單元對超聲換能器加以電壓激勵,其受激后以脈沖形式發出超聲波,接著超聲換能器轉入接受狀態,處理單元對接受到的超聲波脈沖進行分析,判斷收到的信號是不是所發出的超聲波的回聲,如果是,就測量超聲波的行程時間,根據測量的時間換算為行程,除以2,即為反射超聲波的物體距離。把超聲波傳感器安裝在合適的位置,對準被測物變化方向發射超聲波,就可測量物體表面與傳感器的距離。超聲波傳感器有發射器和接收器,但一個超聲波傳感器也可具有發射和接受聲波的雙重作用。超聲波傳感器是利用壓電效應的原理將電能和超聲波相互轉化,即在發射超聲波的時候,將電能轉換,發射超聲波;而在收到回波的時候,則將超聲波振動轉換成電信號。
3、超聲波傳感器在醫學上的應用。
超聲波在醫學上的應用主要是診斷疾病,它已經成為了臨床醫學中不可缺少的診斷方法。超聲波診斷的優點是:對受檢者無痛苦、無損害、方法簡便、顯像清晰、診斷的準確率高等。
4、超聲波傳感器在測量液位的應用。
超聲波測量液位的基本原理是:有超聲波探頭發出的超聲脈沖信號,在氣體中傳播,遇到空氣與液體的界面后被反射,接收到回波信號后計算其超聲波往返的傳播時間,即可換算出距離或液位的高度。超聲波測量方法有很多其它法方不可比擬的優點:(1)無任何機械傳動部件,也不接觸被測液體,屬于非接觸式測量,不怕電磁干擾,不怕酸堿等強腐蝕性液體等,因此性能穩定、可靠性高、壽命長;(2)其影應時間短可以方便的實習無滯后的實時測量。
5、超聲波傳感器在測距系統中的應用。
超聲波測距大致有以下方法:1.取輸出脈沖的平均值電壓,該電壓(其幅值基本固定)與距離成正比,測量電壓即可測得距離;2.測量輸出脈沖的寬度,即發射超聲波與接收超聲波的時間間隔t,固被測距離為s=1/2vt。如果被測精度要求很高,則應通過溫度補償的方法加以校正。超聲波距離適用于高精度的中長距離測量。
四、文章結語
本文討論了超聲波傳感器的原理與特點,并由此總結了超聲波傳感器在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廣泛應用,比如用于管道流量測量的外夾式超聲波流量計。但是,超聲波傳感器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發射問題,噪聲問題的等等,這些相關的技術難點仍然需我進一步地加以優化,與超聲波產品配套的相關基礎性研究仍然有進一步拓展延伸的空間,因此對超聲波傳感器的更深一步的研究與學習,仍具有很大的價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