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FCC對天線內置于顯示屏邊緣的筆記本電腦SAR測試評估要求

        FCC對天線內置于顯示屏邊緣的筆記本電腦SAR測試評估要求

        作者: 時間:2016-12-26 來源:網絡 收藏
        現今市場上主流的筆記本與上網本通常都集成有一個或多個無線傳輸模塊(如3G、Wi-Fi、Bluetooth、RFID等),而這些無線模塊的天線大多放置于屏幕的邊緣位置以便更好的搜索無線覆蓋信號,在獲得高質量信號的同時,它同時對人體也會造成一定的輻射傷害。

        針對這種類型的筆記本電腦,摩爾實驗室(MORLAB)工程師總結了該類產品的SAR測量程序,并依據FCC的《KDB616217 D01 SAR for Laptop with Screen Ant v01r01》文檔,我們在后文中對該類產品的FCC SAR評估要求做出詳細說明。這里需要特別關注的是該標準所針對的筆記本電腦中各模塊的天線增益均需小于6dBi,否則不適用于本文檔介紹的測試方法。另外平板電腦、上網本及屏幕小于12寸的筆記本電腦的測試方法有另行的補充文件做出相關規定。本文中所述方法雖然也可以用于該類產品,但是FCC更希望廠家或實驗室能夠使用補充文件(KDB616217 D02,KDB616217 D03)中的方法來評估它們的SAR以減少測試量及增加二次變更時的靈活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3695.htm

        下面我們針對筆記本電腦的SAR測試要求進行評估說明:

        一、筆記本電腦中各天線進行單獨發射時,可以根據各天線的輸出功率值及天線到使用者之間的最小距離來判斷其評估要求。

        1.當天線最大輸出功率 ≤ 60/f(GHz) (mW) 時,FCC認可不需要對該天線進行SAR測試。

        2.當天線最大輸出功率 > 60/f(GHz) (mW) 時,需要天線到使用者之間最小距離來判斷其測試方法。
        a).當間距 ≥ (5 + ½⋅n) cm時,僅需要對該天線的最大輸出功率信道進行測試。
        b). 當間距 < (5 + ½⋅n) cm時,需要按照正常的SAR測試程序進行測試。
        其中n由公式n = P/(60/f)-1計算得出,P為該天線在相應頻段f上的最大輸出功率且½⋅n和P都需要做取整處理。

        二、筆記本電腦中各天線可以同時發射時,天線的數量,各天線的功率,天線與天線間距離,天線與使用者間距離等都需要考慮在SAR評估中。

        1.當各個同時傳輸的天線的最大輸出功率均 ≤ 60/f(GHz) (mW) 時,需要對天線與天線間距及天線與使用者間距進行考量。設天線與天線間距為DAn,天線與使用者間距為DUs。

        a).當DAn ≥ 5 cm或者DUs ≥ 5 cm時,不需要進行同時發射的SAR測試。

        b).當DAn及DUs不滿足A中條件即間距均小于5 cm時,需要進行同時發射的SAR測試。

        2.當各天線的最大輸出功率值 > 60/f(GHz) (mW) 時,評估方法會比較復雜。在單獨發射的情況中定義的n也需要用于同時發射的情況,并且對于各個天線會有相應的n值,如天線x對應nx,天線y對應ny。

        a).當DAn ≥ (5 + ½•nx + ½•ny) cm并且DUs ≥ (5 + ½•nx) cm時,不需要進行同時發射的SAR測試。

        b).當DAn < (5 + ½•nx + ½•ny) cm并且DUs < (5 + ½•nx) cm時,同時發射的SAR測試必須進行評估。

        c).如果僅僅是DAn ≥ 5 cm且DUs ≥ 5 cm不滿足A中條件時,則需要將各可以同時發射的天線在單獨發射時所得最大SAR值求和,判斷該值是否超出限值。如果超出限值則需要進行同時發射的SAR測試;否則,不需要。

        d).不同于上述四種情況時,都只需要進行單獨發射下的SAR測試。


        下面Table 1與Table 2給出了關于筆記本電腦的簡易評估方法。



        我們再舉個例子來說明如何用標準FCC KDB616217來減少SAR測試量。

        假設筆記本電腦天線配置如下:

        1.3G天線:位于顯示屏左側邊緣處(打開筆記本與鍵盤成90°狀態下天線距離筆記本底部10cm),輸出功率255mW,頻率1900MHz。

        2.WIFI天線:位于顯示屏上沿中間位置,頻率2.45GHz上輸出功率50mW;頻率5.8GHz上輸出功率25mW。

        3.藍牙天線:位于筆記本鍵盤下0.5cm,距離筆記本底部1.5cm處,功率3mW,頻率2.45GHz。



        圖一:3G,WIFI,藍牙天線示意圖

        天線與天線間最小距離:

        1.3G & WIFI: 23 cm (d1)
        2.3G & Bluetooth: 10 cm (d2)
        3.WIFI & Bluetooth: 26 cm (d3)

        天線與使用者間距離(正常使用狀態下):

        1.3G: 10 cm (r1)
        2.WIFI: 25 cm (r2)
        3.Bluetooth: 1.5 cm (r3)

        首先:判斷是否需要做單獨發射時的SAR測試:

        1.輸出功率 ≤ 60/f:不管天線到使用者距離是多少都不需要進行SAR測試。
        Bluetooth: 3 mW < (60/2.45) mW ,所以藍牙天線不用測試SAR。

        2.輸出功率 > 60/f:僅天線到使用者的距離 < (5 + ½•n) cm時,需要進行SAR測試。

        a).3G:(5 + ½•n) = 5 + ½•[255/(60/1.9)-1] = 5 + 4 = 9 cm (R1)
        由于r1 (10 cm) > R1 (9 cm),所以3G部分只需要在最大輸出功率信道點做測試。

        b).WIFI at 2.45 GHz: (5 + ½•n) = 5 + ½•[50/(60/2.45)-1] = 5 + 1 = 6 cm (R2)
        WIFI at 5.8 GHz: (5 + ½•n) = 5 + ½•[25/(60/5.8)-1] = 5 + 1 = 6 cm (R3)

        由于r3(25 cm) > 20 cm,不論R2 、R3值為多少都不需要進行SAR測試。

        其次,判斷是否需要進行同時發射的SAR測試:

        1.輸出功率 ≤ 60/f:天線到其他天線或使用者的距離 ≥ 5 cm時,不需要做同時傳輸的SAR測試。Bluetooth:雖然r3=1.5 cm < 5cm, 當d2 (10 cm) > 5 cm和d3 (26 cm) > 5 cm,所以同時傳輸的SAR測試同樣不需要測試。

        2.輸出功率 > 60/f:當天線到天線間的距離 < (5 + ½•nx + ½•ny) cm時,需要進行SAR測試。

        a).3G & WIFI (2.45 GHz): (5 + ½•nx + ½•ny) = (5 + 4 + 1) cm = 10 cm (D1)
        3G & WIFI (5.8 GHz): (5 + ½•nx + ½•ny) = (5 + 4 + 1) cm = 10 cm (D1)
        d1(23 cm) > D1 (10 cm),所以不需要進行3G和WIFI的同時傳輸SAR測試。

        b).3G & Bluetooth: (5 + ½•nx + ½•ny) = (5 + 4 + 0) = 9 cm (D2)
        d2(10 cm) > D2 (9 cm),所以不需要進行3G和藍牙的同時傳輸SAR測試。

        c).WIFI (2.45 GHz) & Bluetooth = (5 + ½•nx + ½•ny) = (5 + 1 + 0) = 6 cm (D3)
        WIFI (5.8 GHz) & Bluetooth = (5 + ½•nx + ½•ny) = (5 + 1 + 0) = 6 cm (D3)
        d3(26 cm) > D3 (6 cm),所以不需要進行WIFI和藍牙的同時傳輸SAR測試。

        綜合上述評定,該筆記本電腦只需要對3G天線的最大傳輸功率信道做單獨傳輸的SAR測試即可。



        關鍵詞: FCC天線內置SAR測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湘阴县| 宜州市| 拜泉县| 蓝山县| 霍林郭勒市| 阿荣旗| 吉首市| 仙游县| 日土县| 南开区| 孙吴县| 罗山县| 富顺县| 贺兰县| 左云县| 井冈山市| 镇远县| 洛南县| 清徐县| 涟水县| 上虞市| 安达市| 兴隆县| 武强县| 芦山县| 安宁市| 鹤庆县| 南丰县| 河东区| 彭州市| 寿宁县| 屏边| 龙川县| 山阴县| 抚州市| 绥江县| 都安| 赤壁市| 宣武区| 武夷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