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USB3.0的物理層測試探討

        USB3.0的物理層測試探討

        作者: 時間:2016-12-26 來源:網絡 收藏
        USB簡介
        USB(Universal Serial Bus)即通用串行總線,用于把鍵盤、鼠標、打印機、掃描儀、數碼相機、MP3、U盤等外圍設備連接到計算機,它使計算機與周邊設備的接口標準化。在USB1.1版本中支持兩種速率:全速12Mbps和低速1.5Mbps;而USB2.0中支持三種速率:高速480Mbps、全速12Mbps、低速1.5Mbps。在2002年Intel把USB2.0端口整合到了計算機的南橋芯片ICH4上,推動了USB2.0的普及,目前除了鍵盤和鼠標為低速設備外,絕大多數設備都是速率達480M的高速設備。

        圖1:USB2.0與USB3.0的速度對比
        盡管USB2.0的速度已經相當快,對于目前藍光DVD、高清視頻、TB級別的大容量硬盤的數據傳輸還是有些慢,于是,在2008年11月,HP、Intel、微軟、NEC、ST-NXP、TI聯合起來正式發布了USB3.0的V1.0規范。USB3.0又稱為SuperSpeed USB,比特率高達5Gbps,相比目前USB2.0的480Mbps的速率,提高了10倍以上,如圖1所示:使用USB2.0拷貝25GB的文件需要14分鐘,而3.0只需70秒左右。 25GB,正好是單面單層藍光光盤的容量。USB3.0預計將在2011年逐漸在計算機和消費電子產品上使用。
        力科于2009年4月發布了USB3.0的物理層測試解決方案,包括了針對HOST/DEVICE的發送端(TX)測試和接收端(RX)測試、以及USB3.0電纜的TDR測試。對于USB3.0的TX測試,為了測量到5次諧波,需要帶寬12.5GHz以上的示波器,力科的SDA813Zi帶寬13GHz,采樣率40GSamples/s(最高可達80GS/s),配合USB3.0一致性測試軟件QualiPHY、眼圖醫生軟件和測試夾具(見圖2),可以快速完成USB3.0的發送端Compliance測試和調試分析。對于USB3.0的RX測試,力科的PeRT3是具備協議通信能力的誤碼率測試儀,可以完成USB3. 0的誤碼和抖動容限測試。在USB3.0規范中要求同時測量TX和RX。

        圖2:力科的USB3.0測試夾具
        試內容
        力科最新版本的一致性測試軟件QualiPHY-USB3是根據2009年11月發布的USB3.0的電氣兼容性測試規范Rev0.9版本(Electrical Compliance Test Specification Rev0.9)來開發的,并且會隨著測試規范的更新而不斷更新,該軟件安裝在示波器上,示波器通過USB電纜連接到PeRT3,使用USB與PeRT3進行通信,在測試中,QualiPHY軟件可以控制PeRT3發送特定的信號,或從PeRT3中讀取RX測試結果,這樣只需QualiPHY軟件即可完成TX和RX的所有測試。在QualiPHY-USB3測試軟件中,包括了以下測試項目:

        1. LFPS(Low Frequency Periodic Signaling)信號測量
        2. SSC(Spread Spectrum Clock)展頻測量
        3. 抖動與眼圖測量
        4. AC和DC共模電壓測量
        5. 差分電壓幅度與去加重測量
        6. 誤碼測試與抖動容限測量

        LFPS(Low Frequency Periodic Signaling)信號測量
        測量了Polling.LFPS信令的電壓和時間參數,在USB3.0規范CTS Rev0.9中是必測項目。測試方法為:待測試產品(PUT)的端口上插入USB3.0夾具,夾具上的TX端通過同軸電纜連接到示波器的兩個通道,將PUT上電后,PUT會發送出Polling.LFPS信令,示波器捕獲后測量其水平或垂直參數。如圖3所示為LFPS的信號特征。在力科一致性測試軟件中會分析脈沖的上升、下降時間、周期、占空比、峰峰值、共模電壓,以及脈沖串的突發持續時間(tBurst)和重復時間(tRepeat)。
        圖3:LFPS信號的波形
        SSC(Spread Spectrum Clock)展頻測量
        SSC經常使用在計算機主板的電路上,用于減小電磁輻射。在USB3.0中,需要測試擴頻時鐘的調制頻率(SSC Modulate Rate)、頻偏最大值(SSC Deviation Max)和頻偏最小值(SSC Deviation Min),測試時PUT發送出CP1碼型的數據流(CP是Compliance Pattern的簡寫,在USB3的物理層測試中,各項測試需要不同的測試碼型),CP1碼型為D10.2,即0101連續跳變的碼型,相當于頻率2.5GHz的時鐘,規范要求擴頻時鐘的調制頻率為30-33KHz之間,頻偏最小值在+/-300ppm之間,頻偏最大值在-5300ppm到-3700ppm直接。如圖4為力科示波器測量擴頻時鐘的結果。SSC是CTS Rev0.9中是必測項目,跟USB3.0芯片輸入時鐘緊密相關,如果輸入時鐘的SSC不符合要求,通常USB3.0的輸出信號的SSC也無法通過測試。

        圖4:擴頻時鐘測試結果
        抖動與眼圖測量
        在USB3.0的TX的眼圖和抖動測試中,測量的是待測試信號經過參考測試信道后TP1點的眼圖和抖動。如圖5中的Reference test channel即為參考測試信道,在規范中定義了long channel、short channel和3米電纜三種參考測試信道。如果使用long channel或者較長電纜,信號到達接收端時衰減比較大,眼圖已經閉合,USB3.0芯片接收端使用了CTLE均衡器對信號進行均衡后,信號眼圖的質量將大大改善,所以要求測試儀器分析出CTLE均衡器處理后信號的眼圖和抖動。目前業界常用的是Intel的11英寸背板和3米USB電纜作為參考信道。
        圖5:USB3.0的TX的眼圖測試點(來自USB3.0規范)
        如圖6所示,左邊的眼圖是靠近TX近端測量到的眼圖;中間的眼圖是通過兼容性信道(參考測試信道)后測量的眼圖,可見眼圖的張開程度較小,抖動較大;右邊的眼圖是仿真CTLE均衡后的眼圖,可見眼高和抖動都得到改善。

        圖6:USB3.0的Transmitter測試在近端、遠端和均衡后的眼圖對比
        眼圖和抖動測試中信號源需要發出特別的測試碼型,對于眼圖測試,需要CP0碼型(擾碼的D0.0),對于抖動測試,需要CP0碼流或者CP1碼流(D10.2),前者用于確定性抖動Dj的測量,后者用于隨機抖動Rj的測量。眼高必須從連續的1百萬個比特疊加的眼圖中測量,力科SDA813Zi示波器完成1百萬比特的眼圖僅需2秒,速度是同類示波器的10-50倍以上。抖動為10e-12誤碼率時抖動的峰峰值(即總體抖動Tj)。

        AC和DC共模電壓測量
        這項測試需要PUT發送CP0碼流,測量差分信號的交流和直流共模電壓,在USB3.0 Specification Rev1.0中有要求(前者Vtx-ac-cm-pp <=0.1V,后者Vtx-dc-cm在0-2.2V之間),但是在USB3.0的兼容性測試規范CTS Rev0.9中未作要求。

        差分電壓幅度和去加重測量
        差分電壓擺幅測試的目的是驗證信號峰峰值是否在0.8-1.2V之間。測試中PUT需要發送出測試碼型CP8,CP8由50-250個連續的1和50-250個連續的0重復交替組成,而且消除了去加重,其波形相當于50-250分頻的時鐘。在這些測試中,把USB3.0測試夾具去嵌后測量結果更精確。

        為了把5Gbps速率的數據傳送較遠的距離,USB3.0的發送端使用了去加重技術,這項測試可以測量PUT的去加重程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要求在-3dB到-4dB之間)。測試時DUT發送出CP7碼流,CP7碼型由50-250個連續的1和50-250個連續的0重復交替組成,而且是添加了去加重的信號波形。在USB3.0的兼容性測試規范CTS Rev0.9中對差分電壓幅度和去加重測量未作要求。

        誤碼與抖動容限測試
        由于USB3.0的速率高達5Gbps,在USB3.0規范中接收機測試成為必測項目。接收機測試包括了誤碼和抖動容限測試兩部分。


        關鍵詞: USB3.0物理層測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市| 平凉市| 连云港市| 太白县| 施秉县| 许昌市| 望都县| 凤庆县| 阿克陶县| 泸州市| 米林县| 铁岭县| 青川县| 万源市| 永川市| 吴旗县| 石景山区| 阜城县| 望都县| 新竹县| 弥渡县| 天等县| 江北区| 贵溪市| 佳木斯市| 页游| 韩城市| 永修县| 桐庐县| 腾冲县| 仙游县| 新平| 鹤山市| 乌拉特中旗| 怀集县| 金沙县| 丽水市| 安阳市| 福贡县| 镇坪县|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