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UHF頻段RFID射頻測試
2007年我國已經發布了對RFID讀寫器設備射頻指標進行型號核準測試的技術規范。另外RFID設備的性能測試標準、空中接口協議標準、數據格式標準等都在積極研究、完善當中。對于UHF頻段的RFID射頻測試,我國目前的參考標準是《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規定(試行)》 。
在標準中:
1、800/900MHz頻段的RFID技術的具體使用頻段為840~845MHz和920~925MHz。
2、該頻段的RFID無線電發射設備射頻指標:
① 載波頻率容限:20×10-6
② 信道帶寬及信道占用帶寬(99%能量):250KHz
③ 信道中心頻率:
fc(MHz)=820.125+N×0.25和
fc(MHz)=920.125+M×0.25(N、M為整數,取值為0~19)。
④ 鄰道功率泄露比:40dB(第一鄰道)、60dB(第二鄰道)。
⑤ 發射功率限制:
頻率范圍(MHz) | 發射功率(ERP) |
840.5~844.5 920.5~924.5 | 2W |
840~845 920~925 | 100mW |
⑥ 工作模式為跳頻擴頻方式,每條頻信道最大駐留時間為2秒。
⑦ 雜散發射限制(在兩段的中間載波頻率±1MHz范圍以外)。
(1)天線端口的雜散發射限制要求:
最大功率工作狀態 | 頻率范圍 | 限制要求(dBm) | 測量帶寬 | 檢波方式 |
30MHz~1GHz | -36 | 100KHz | 有效值 | |
1~12.75GHz | -30 | 1MHz | ||
806~821MHz 825~835MHz 851~866MHz 870~880MHz 885~915MHz 930~960MHz | -52 | 100KHz | ||
1.7~2.2GHz | -47 | 100KHz | ||
待機狀態 | 30MHz~1GHz | -57 | 100KHz | |
1~12.75GHz | -47 | 100KHz |
頻率范圍 | 限值要求(dBm) | 測量帶寬 | 檢波方式 |
30MHz~1GHz | -36(EIRP) | 100KHz | 有效值 |
1~12.75GHz | -30(EIRP) | 1MHz |
⑨ 在制造商聲明的極限工作電壓、極限溫度條件下,設備的發射功率和頻率容限應滿足相應的技術指標。
3、該頻段的RFID技術無線電發射設備按微功率(短距離)無線電設備管理。設備投入使用前,須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核發的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和核準證。
根據《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應用規定(試行)》規定的測試項目包括載波頻率容限,占用帶寬,發射頻率,鄰道功率泄露比,雜散發射和最大駐留時間等。
① 載波頻率容限:
載波頻率容限是指測量信號的載頻頻率和它的標稱頻率數值之間的差值與標稱頻率數值的比值。
② 占用帶寬:
占用帶寬是指以指定信道的中心頻率為中心,包含總發射功率99%能量時所對應的頻帶寬度。
③ 發射功率:
對于發射功率,時分系統是指發射時隙內所測的被測設備的平均功率,頻分系統則指發射機調制打開狀態下測得的平均功率。
④ 鄰道功率泄露比:
鄰道功率是指在按信道劃分的系統中工作的發射機,在規定的調制條件下總輸出功率中落在任何一個相鄰信道的規定帶寬內的那部分功率。在實際測試中,相鄰信道是指距離測試信道最近的左右兩個信道。
⑤ 雜散發射:
雜散發射是指出去帶外輻射,由諧波輻射、寄生輻射、交調以及頻率轉換等引起的無用輻射效應。
⑥ 駐留時間:
當工作方式為跳頻擴頻時,在每個頻道上所駐留的時間。
在EPC global中的測試項目
EPCTM Radio-Frequency Identity Protocols Class-1 Generation-2 UHF RFID Conformance Requirements Version 1.0.2 中規定的測試項目主要包括讀寫數據編碼、射頻包絡、上下電射頻包絡、前同步碼和幀同步:
讀寫器的數據編碼、射頻包絡和上下電射頻包絡等測試項目
測試項目 | 最小值 | 最大值 | 單位 | ||
數據編碼(Data Encoding) | Data-0(calcultaed Tari data-0) | 數據0 | 1Tari±1% | ||
Data-1(calcultaed Tari data-1) | 數據1 | 1.5~2Tari | |||
射頻包絡參數(RF Envelope Parameters) | Modulation Depth | 調制深度 | 80% | 100% | |
RF Envelope on-ripple | RF包絡紋波(開) | 5% | |||
RF Envelope off-ripple | RF包絡紋波(關) | 5% | |||
RF Envelope Rise Time(slope1) | 射頻包絡上升時間 | 0.33Tari | |||
RF Envelope Fall Time(slope2) | 射頻包絡下降時間 | 0.33Tari | |||
Pulse Width(off width) | 射頻脈沖寬度 | Max(0.265Tari,2) | 0.525Tari | ||
上電射頻包絡(Pow-up RF Envelope) | Rise Time | 上升時間 | 1 | 500 | 微秒 |
Setting Time | 穩定時間 | 1500 | 微秒 | ||
Signal Level When Off | 關閉時的信號電平 | 1% | |||
Undershoot | 下沖 | 5% | |||
Overshoot | 過沖 | 5% | |||
斷電射頻包絡(Pow-down RF Envelope) | Fall Time | 下降時間 | 1 | 500% | 微秒 |
Signal Level When Off | 關閉時的信號電平 | 1% | |||
Undershoot | 下沖 | 5% | |||
Overshoot | 過沖 | 5% | |||
前同步碼和幀同步(Preamble and Frame-sync) | Delimiter(第一個off width) | 定界符 | 12.5±5% | ||
Data-0(calcultaed Tari data-0) | 數據0 | 1Tari±1% | |||
R=>T calibration(Rtcal) (data-0 + data-1) | 同步 | 2.5~3.0Tari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