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停車誘導能否根治城市頑疾助力智能交通?

        停車誘導能否根治城市頑疾助力智能交通?

        作者: 時間:2016-12-22 來源:網絡 收藏

        目前,我國面臨的城市停車交通狀況主要有3個問題,即“停車難”、“尋車難”和“繳費難”。面對日益嚴峻的城市交通形勢,停車誘導系統以傳感器技術為探測手段,結合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及多媒體技術,進行能停車誘導,以解決停車難、尋車難和繳費難問題,助力城市能交通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機動車保有量急劇上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深圳即是其中的縮影。9月16日,深圳發出第300萬輛汽車牌照,全市汽車保有量躍居全國第三,車輛密度為每公里480輛,遠超國際上270輛/公里的警戒線,高居全國之首。深圳汽車保有量大增、出行率和使用頻次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停車位嚴重緊缺,全市車位缺口高達200萬個,呈現出三輛車“搶”一個車位的局面。

          汽車保有量持續上升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必然趨勢,大中城市停車位緊張的局面仍將持續,如何通過技術的手段讓有限的停車場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同時帶來更好的便利性和經濟性,智能停車誘導將成為重要的解憂利器,它不僅能協調單個停車場的管理使用,還能提升整個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

          系統作戰解決“三難”問題

          與傳統的依靠人工或簡單技術進行停車誘導不同,智能停車誘導技術是通過智能探測技術,將停車場內或區域內眾多停車場的車位信息數據(如停車場/庫的位置、車位數、空滿狀態等)進行采集、上傳并實時發布,引導駕駛員實現便捷停車與取車。

          智能停車誘導系統通常包含停車場數據采集系統、數據判斷處理系統、數據傳輸系統和停車場數據綜合發布系統四個部分。深圳市披克科技有限公司技術支持部經理陳清泉指出,借助智能停車誘導技術,可以通過車位功能解決“停車難”問題,通過反向存車功能解決“尋車難”問題,通過自助繳費、中央繳費等手段來克服“繳費難”問題。完整的系統組成和豐富的功能應用,構成統一的智能停車誘導系統。

          智能停車誘導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各類軟硬件技術都較為成熟,傳統的檢測技術不斷趨于成熟,一些新興的檢測手段和技術如車牌識別、視頻識別等更是加速了智能停車誘導技術的發展應用。

          在前端識別技術方面,仍主要依靠超聲波、地感、地磁、紅外等傳統識別技術,但模擬視頻識別和數字視頻識別技術也開始興起。在數據傳輸方面,杭州平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市場部經理鄭赳認為,數據通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遠距離的有線通信技術如RS485通訊和CAN通訊,穩定、可靠,抗干擾能力強;無線通訊技術、GPRS通訊更是在智慧城市停車誘導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數據處理上,GIS技術可以很容易地實現數據與地理信息的結合、匹配,現在已經廣泛應用于各種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對數據庫進行綜合分析,形成面向主題的結論,是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技術的應用范疇,代表著數據處理的發展趨勢和應用方向。在后端顯示方面,LED技術由于能實現全天候、不間斷工作,顯示效果好,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多個行業,為使用者提供各種信息。目前,國內公司的產品在顯示效果、接口技術、運行穩定性方面都比以前有了提高。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應用,北京藍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莊明華認為,未來車牌識別、視頻引導和移動支付系統將組成功能更強大的“移動物聯網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統”,能提供智能停車誘導、手機預約及引導、反向尋車、移動支付等功能完整的停車場管理和服務,系統解決停車難、尋車難和繳費難的問題。

          解決方案自動化、智能化

          停車場停車誘導系統從無到有、從人工到自動、從傳統到智能的發展歷程。與此同時,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停車誘導系統在數據采集、處理、傳輸和信息發布端的功能日趨豐富,極大地提升了該系統的應用價值。

          數據采集

          在每個停車場(庫)設有數據采集端,隨時感應汽車駛進、離開停車場狀況,停車場空車位監測系統的數據來自設立于停車場出入口車輛檢測器。停車場數據采集設備實現對空車位信息的采集,定時向停車信息中心發送,以達到空車位監視和停車誘導的目的。

          數據處理

          數據判斷處理系統將采集到的停車場使用狀況以及周邊道路信息加工處理成向駕駛員提供的適當形式的信息, 如停車場的滿空(剩余車位情況)、集散道路是否擁堵等。另外,信息處理系統還擔負著存儲停車場信息、加工處理停車場使用情況的變化模式等任務。這些功能將為未來提供停車需求狀況預報、停車位預約等服務奠定基礎。

          數據傳輸

          數據傳輸的基本任務是保證從信息采集系統到信息處理系統再到信息發布系統的暢通。其常用的形式包括有線網絡、GPRS、Wi-Fi、光纖等形式。各停車場的數據通過停車場數據采集設備采集數據并發布到市公共信息聯網平臺,控制中心則從該聯網平臺獲取其控制停車場的停車信息數據。

          信息發布

          停車誘導系統信息發布設施包括可變信息顯示屏、交通廣播電臺、互聯網、車載終端、手機等移動終端。發布信息的內容有停車場位置、車位數、車位使用 情況、區域停車資源、備選停車場、收費情況、道路交通狀況、交通管制措施、停車場周邊服務設施分布情況、行車路線、預約服務信息等。杭州海康威視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經理孫曠野指出,信息發布系統除了大屏模式,隨著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駕乘者還可通過移動終端APP實時查看目標停車場(庫)的車位和周邊信息,或進行車位預定、在線支付等。

          ?一級誘導屏(區域):提供該誘導小區主要停車場的分布,動態可用泊位數、行車方向等基本信息,具體內容為停車標志P、區域路網圖、停車場的位置與名稱、空車位數、駕車者所處位置以及行車方向等。

          ?二級誘導屏(主要路口):提供周邊街道停車場可利用泊位數、行車方向及行車距離。具體內容為:停車標志P、停車場名稱、空車位數、車行方向及距離。

          ?三級誘導屏:提供更具體的內容如停車標志P、停車場名稱、當前空車位數、開放時間、收費價格、受限高度等信息。

          隨著視頻監控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視頻智能停車誘導成為新的潮流。披克陳清泉指出,城市停車場規模越來越大,智能停車誘導系統的市場需求也必將越來越大,但設備的成本和造價將越來越低,尤其是網絡的高清攝像機等設備,將推動智能停車場朝高清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此外,手機智能化發展將大大豐富各項應用,可通過手機的二維碼、定位等功能來實現智能停車、尋車和繳費。

          應用廣泛編織智能交通網絡

          城市停車系統作為ITS智能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歐美發達國家以及我國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市已經開始普及應用,大大緩解了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減少了道路占用,降低了車輛尾氣排放和噪聲,而且顯著提高了原有停車設施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001年12月20日,北京市第一套智能停車誘導系統在王府井地區開通運行,該系統有效提高各停車場車位的使用率。2011年5月,國內首套視頻智能停車場系統投入使用,并以其功能多樣性、智能化和人性化為車主停車、尋車及停車場管理提供了巨大便利。

          海康威視孫曠野還談到,隨著停車誘導和智能交通緊密融合,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結合將有助于解決道路擁堵的問題,信息發布和推送將極大提升商場和商圈的客戶體驗,同時,互聯網、移動APP、車聯網等技術手段的應用將大大提升車主的用戶體驗。

          據了解,目前智能停車誘導系統主要應用于四個領域:一是購物廣場、大型超市、商業地產等物業管理領域,二是火車站、機場、港口等公共交通領域,三是體育場館、景點、游樂場、會展中心等公共場所;四是政府機關、醫院等事業單位;按規模劃分,主要包括大中小三類:大型的主要是機場、會展中心等,中型的主要是商業地產、體育場館、游樂場等,小型的則主要是醫院、社區等。

          針對單個停車場和城市級的停車場管理系統,其停車場規模、車流量、用戶特點等各不相同,對智能停車管理的功能需求、運用方式也各有特點,這也為視頻智能停車系統提供了發展良機。平治鄭赳認為,視頻分析技術賦予了停車誘導系統更多的數據信息,隨著視頻技術的發展,提供更加簡潔、穩定、精準定位的視頻分析終端,未來的智能停車場系統必然會朝著智能化、視頻化的方向發展。藍卡莊明華也直言,視頻智能停車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src="http://editerupload.eepw.com.cn/fetch/20161101/333039_1_0.jpg"

        此外,上海城智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任昌鋒也指出,目前單個停車場的智能引導在國內發展比較迅速,但對于城市級誘導系統全國只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建成了停車誘導系統,只有先解決了局部的停車場的誘導,城市誘導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建設的推進,智能化停車及管理系統必將成為發展的主流。

          三大障礙仍需克服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加速,城市汽車保有量逐年上升,城市交通所面臨的壓力日益加大,雖然智能停車誘導技術和智能停車系統在交通誘導和停車場管理帶來諸多便利,但在實際的建設和運營當中,其所面臨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首一是標準的缺失。目前,由不同的停車場項目建設選用的設備缺乏統一標準,致使其內部數據處理方式和功能各不相同,在大系統的融合中,必然會存在兼容問題。沒有統一的技術規范,無法滿足將來智慧城市停車誘導系統的需要。此外,政府部門的協同引導、規劃、支持也存在一定的障礙。

          其二,由于智能停車系統尚未普及,不同停車場以及不同轄區的系統獨立運行,不能實現互通共享,數據無法共享給后臺數據的整合帶來困難。與此同時,由于系統所采集的數據準確性和全面性不夠,在應用方面如車位保留、數據融合、性能分析等無法實現良好的應用價值。

          其三,目前智能停車系統甚至智能交通建設主要以政府投資為主,目前仍沒有較好的商業模式,市場的主動意愿不強。項目的投入必然涉及到運營維護和運營收益,成本如何分攤、收益如何協調,特別是單個停車場的經營者,如何讓他們愿意加入到整個大的系統中形成規模,才能充分發揮預期效果。



        關鍵詞: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灵川县| 临武县| 故城县| 永和县| 阿坝县| 永康市| 固始县| 凯里市| 股票| 清河县| 七台河市| 天等县| 增城市| 自治县| 湖南省| 南部县| 那曲县| 鄢陵县| 武穴市| 金华市| 峨山| 两当县| 绥阳县| 凤凰县| 大城县| 清苑县| 正阳县| 忻州市| 上思县| SHOW| 梁平县| 抚宁县| 铜鼓县| 绿春县| 科尔| 长春市| 新蔡县| 武穴市| 郓城县| 桃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