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安全與國防 > 設計應用 > 地震面前 探秘那些挽救無數生命的技術

        地震面前 探秘那些挽救無數生命的技術

        作者: 時間:2016-12-22 來源:網絡 收藏

        背景事件:2015年4月25日星期六,尼泊爾發生8.1級強烈地震,地震造成的傷亡人數不斷攀升,據尼泊爾官方最新數字,地震已經造成尼境內至少2460人遇難,另有5000余人受傷。據悉,在尼泊爾地震發生一個星期,就有專家的預測會發生地震,但仍未做出有效預防措施。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鄧起東在2013年曾作出研判,稱“未來五年或更長時間,全球仍是地震活動高潮時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3000.htm

        地震面前 探秘那些挽救無數生命的技術

        據統計,地球上每年約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即每天要發生上萬次地震。其中絕大多數太小或太遠以至于人們感覺不到;真正能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的地震大約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別嚴重災害的地震大約有一兩次。面對感覺不到的地震,從地震發生前的安防預警,地震救援中的視頻監控,生命探測,以及人員救援中的遠程救災指揮系統的應用。危機事件的緊急救援工作的進行都需要提供著技術上的支撐。

        安防產品在地震救援中的應用

        生命偵測儀:搜索被掩埋的生命

        生命偵測儀:搜索被掩埋的生命

        生命偵測儀是通過測試被探測者的呼吸運動或者移動來工作的。由于呼吸的頻率較低,一般每分鐘16次,就可以把呼吸運動和其他較高頻率的運動區分開來。測移動的原理也大致是這樣。超視安全系統公司的天線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指定的兩種火星探測器地質雷達天線之一,能夠非常敏銳地捕捉到非常微弱的運動,加上功能強大的算法處理,是安全救生部門最好的幫手。在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搜救中,中國及世界各國的專家,利用生命探測儀進行探測,搜救出數萬名被困的同胞。

        不同類別探測儀功能:

        1、紅外生命探測儀能經受救援現場的惡劣條件,可在震后的濃煙、大火和黑暗的環境中搜尋生命。紅外生命探測儀探測出遇難者身體的熱量,光學系統將接收到的人體熱輻射能量聚焦在紅外傳感器上后轉變成電信號,處理后經監視器顯示紅外熱像圖,從而幫助救援人員確定遇難者的位置。

        紅外生命探測儀

        2、音頻生命探測儀音頻生命探測儀應用了聲波及震動波的原理,采用先進的微電子處理器和聲音/振動傳感器,進行全方位的振動信息收集,可探測以空氣為載體的各種聲波和以其它媒體為載體的振動,并將非目標的噪音波和其它生命探測儀背景干擾波過濾,進而迅速確定被困者的位置。高靈敏度的音頻生命探測儀采用兩級放大技術,探頭內置頻率放大器,接收頻率范圍為1~4000Hz,主機收到目標信號后再次升級放大。這樣,它通過探測地下微弱的諸如被困者呻吟、呼喊、爬動、敲打等產生的音頻聲波和振動波,就可以判斷生命是否存在。

        音頻生命探測儀

        3、雷達生命探測儀是融合雷達技術、生物醫學工程技術于一體的生命探測設備。它主要利用電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通過檢測人體生命活動所引起的各種微動,從這些微動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關信息,從而辨識有無生命。雷達生命探測儀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生命探測儀,它主動探測的方式使其不易受到溫度、濕度、噪音、現場地形等因素的影響,電磁信號連續發射機制更增加了其區域性偵測的功能。

        雷達生命探測儀

        遠程醫療助力震后解救

        遠程醫療系統

        在道路受阻,專家醫生無法快速達到災區現場進行施救情況下,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打破了空間地域的限制,將后方寶貴的專家醫療資源及時傳送到災區一線,可以及時為災區需要救護的同胞提供權威的醫療指導。

        遠程醫療系統是綜合現代通信技術、醫療影像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傳輸技術,提供遠距離醫學信息和服務,具體包括遠程診斷、遠程會診及護理、遠程教育、遠程醫療信息服務等所有醫學活動。遠程醫療系統在業務層面實現多媒體通信系統與醫院醫療信息系統的對接;在功能層面實現各聯盟醫院的視頻、音頻和數據以及醫療業務的互聯互通;在應用層面實現手術室、醫療培訓室、診治室、放射室等科室的全面互通。近年來,國家對遠程醫療應用非常重視,亦不斷加大醫療領域的改革和投入,使得遠程醫療成為了專業音視頻行業非常重要的垂直市場。

        在救災活動中,遠程醫學系統充分發揮了后方對前方的醫療支援作用。災區各醫院的遠程醫學衛星站點和醫療隊的機動遠程醫療裝備,成功地進行了多例遠程醫療會診。遠程醫學系統還將災區醫療救治的動態視頻、音頻信息等第一手資料,在第一時間直接傳送到了總后衛生部指揮組和前方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使抗震救災衛勤指揮部門能夠及時了解和掌握一線救治情況,發揮了前后方醫療救治信息溝通和網上指揮協調的作用。

        視頻監控系統指揮現場救援

        視頻監控系統

        視頻監控系統作為抗震救災應急聯絡指揮的輔助系統,視頻監控、視頻會議等數據通信系統,在通報險情、指揮救援、緊急救助等方面發揮出的重要作用,是傳統語音通信系統無法替代的。除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系統外,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融合的數據通信業務在抗震救災中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視頻監控系統在抗擊地震過程中為應急指揮提供了大量第一手的現場資料。除此之外,無線視頻傳輸系統也是救援者的助手,不僅在人員不能進入的地方進行拍攝并實時傳回圖像,而且可以在搶救受傷人員時實現遠程會診。

        遙感飛機觀測災區現場

        遙感飛機觀測災區現場

        遙感飛機作為遙感平臺,裝載各種傳感器。在機腹設置不同的窗口,便于對地觀測。如安置航攝用的攝影機、多光譜攝影機以及各種掃描儀、輻射計、測高儀等。除進行遙感試驗和生產作業外,遙感飛機還用于各種星載遙感儀器的模擬試驗,為檢驗和改善星載儀器收集數據。

        由航空多譜段掃描儀可獲得多光譜航空像片,其信息量大大多于單波段航空像片。航空側視雷達從飛機側方發射微波,在遇到目標后,其后向散射的返回脈沖在顯示器上掃描成像,并記錄在膠片上,產生雷達圖像。

        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消費級無人機也成為地震搜救主要工具,無人機可快速起降,傳回的影像資料為救援工作提供了高效、準確的信息,還為新聞報道提供及時有效的報道素材。2013年的四川雅安地震中,大疆無人機首次出現在大型震災區。

        相較于其他專業搜救工具,消費級無人機為大眾消費品,使用較普遍,在四川雅安地震中,成都市民彭希果等3人便曾使用無人機前往災區蘆山縣進行災情播報。

        在地震中,遙感飛機相當于“數碼相機”,能夠通過高空作業,對當地災情進行連續實時拍攝。

        洪水、海嘯、颶風、火山爆發、地震……災難時刻威脅著人類,時刻在破壞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雖然現在無法做到有效預防,但是這些技術已經在災難應急工作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經過災難的洗禮之后,生命將會變得更加堅強,應對技術將會更先進!



        關鍵詞: 地震面前探秘那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仓市| 大新县| 仲巴县| 乌兰察布市| 阿城市| 松江区| 滨州市| 中西区| 内黄县| 青川县| 册亨县| 贡觉县| 民乐县| 土默特右旗| 天峨县| 谷城县| 宜城市| 富锦市| 东台市| 黔东| 澜沧| 巴楚县| 甘谷县| 蕲春县| 无锡市| 沙雅县| 桂林市| 建德市| 太保市| 商水县| 板桥市| 乐至县| 长治市| 德格县| 礼泉县| 军事| 东海县| 木兰县| 郸城县| 资溪县|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