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車燃效堪比混合動力 馬自達SKYACTIV技術全貌(一)
![]() |
圖A 馬自達新一代技術“SKYACTIV”的關鍵部分。(左上)實現了高達14.0的壓縮比的新一代高效率直噴汽油發動機“SKYACTIV-G”、(右上)實現了14.0這一較低壓縮比的新一代柴油發動機“SKYACTIV-D”、(左下)新一代自動變速箱“SKYACTIV-Drive”、(右下)新一代輕量高剛性車體“SKYACTIV-Body” |
馬自達將于2011年上半年推出的配備新一代發動機的“德米歐(Demio)”,可在無馬達助推的情況下實現30km/L的10·15模式燃效。馬自達于10月20日發布的新一代車輛技術“SKYACTIV”在汽車業界引起了巨大反響。這是因為30km/L的燃效與在馬自達發布之前的10月8日本田所發布的“飛度混合動力車”相同。
促進企業增強實力
![]() |
圖1 新型手動變速箱“SKYACTIV-MT” 實現了輕快的換擋感觸以及大幅度的輕量化及小型化。 |
![]() |
圖2 新型底盤“SKYACTIV-Chassis” (a)前懸掛系統及轉向系統、(b)后懸掛系統。馬自達表示,該系統兼具準確的轉向功能以及舒適的乘坐感受。 |
馬自達開發的新一代車輛技術“SKYACTIV”由以下6項關鍵技術構成。
(1)作為汽油發動機實現了14.0這一世界最高壓縮比的高效率直噴汽油發動機 “SKYACTIV-G”(參照圖A )
(2)作為柴油發動機實現了14.0這一世界最低壓縮比的綠色柴油發動機 “SKYACTIVD”(參照圖A )
(3)提高了傳導效率的自動變速箱“SKYACTIV-Drive”(參照圖A )
(4) 實現了輕快的換擋感觸以及大幅度的輕量化和小型化的手動變速箱“SKYACTIV-MT”(參照圖1)
(5) 實現了較高剛性以及最高水平的碰撞安全性的輕量車體“SKYACTIV-Body”(參照圖A )
(6) 兼具準確轉向功能及舒適乘坐感受的高性能輕量底盤“SKYACTIV-Chassis”(參照圖2)
這些關鍵技術將在本文逐步詳細介紹。其實馬自達SKYACTIV的最大特點不僅僅是發動機或者車體的改進,而在于對車輛整體進行了統一更新。
例如新型汽油發動機。由于可提高排氣效率,因此,比以往加長了的排氣歧管(Manifold)。這是這款新型汽油發動機的最大特點。因為相應地要占據更大空間,所以排氣歧管無法安裝到以往車輛的發動機室內。此次通過同時更新車架及發動機,使采用這種排氣歧管成為可能。在變速箱及懸掛系統方面亦是如此。
對生產規模較大的廠商而言,同時更新車架及發動機是相當困難的。“正因為本公司是規模不太大的廠商,所以才做到了”(馬自達)。
另外在各項關鍵技術方面,馬自達超越排氣量及車輛尺寸的差異而采用相同的基本構造,借此實現相同設備下的“柔性”生產,并將研究開發的效率提高30%,將生產投資減少20~60%。馬自達的目的是將關鍵技術的更新與企業實力的增強掛起鉤來。
將壓縮比提高到14.0
此次馬自達開發SKYACTIV的最大目標是提高燃效。與豐田及本田將混合動力技術定位于燃效提升技術的核心不同,馬自達的基本出發點是首先全面改進發動機及變速箱等基礎技術,在此基礎上再導入制動能量再生以及混合動力等電動化技術的“構件(Building Block)”戰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