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泊車也忒牛了 博世創新汽車技術前瞻
說到博世的汽車技術,大家平時聽到最多的可能是博世的第九代ABS防抱死制動系統、博世9.0版本ESP電子車身穩定系統還有博世火花塞,其實博世還有一塊享譽全球的技術——博世清潔柴油技術,在國內也并沒有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重視。關于博世清潔柴油技術我們之前已經報道過,本篇幅我們將著重介紹更具領先意義的博世自動泊車以及自動駕駛技術,有別于市場上的類似技術,可以說博世已經實現了更加智能、安全與高效的演變。
● 博世智能制動助力系統iBooster——一切的源頭
如果說很多交通事故是由于駕駛員粗心大意造成的,那倒不如把這些事故歸結于駕駛員在遇到緊急狀況的時候來不及踩剎車來得直接。如果汽車能夠自動判斷周圍行車情況并且在突發狀況發生的時候即便駕駛員沒來得及反應也能夠主動干預剎車(雖然這樣做有時候會非常粗暴),全球每年因車禍死亡的人數應該會呈指數地下降。
博世iBooster就是充當這樣一個安全衛士的作用。這款產品主要是主要是使得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實現更高的能效,縮短制動距離以提高安全性。和傳統真空助力器的工作原理一樣,當司機踩下制動踏板,iBooster輸入干相應地朝助力器閥體的方向移動。踏板行程傳感器測量到助力器輸入桿的位移后,將該位移信號發送至iBooster的控制單元。控制單元計算出電機應產生的扭矩要求,再由二級齒輪裝置將該扭矩轉化為助力器閥體的伺服制動力。
聽上去有些深奧,簡單地理解就是裝了iBooster的汽車,會有傳感器實時監控駕駛員的剎車深度,通過這個數值來判斷駕駛員的意圖,是想急剎還是緩慢剎停,根據判斷結果再由執行器來執行剎車。駕駛員在剎停運用了iBooster的車輛的時候會更加輕松。
此外,即便是司機不踩剎車,iBooster也能夠迅速建立所需的制動壓力并對其進行精確調節,這同樣是基于iBooster的控制單元來作出判斷的——這對于自動緊急制動系統來說會是一個巨大的優勢。在緊急情況下,iBooster不僅可以縮短制動距離,而且當碰撞不可避免的時候,它還有助于降低碰撞速度,從而降低對當事人的傷害。
小編體驗了一下裝載了iBooster系統的車輛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會有哪些不一樣,改裝車在前方突然竄出來一個障礙物的時候,系統還是能夠果斷迅速地反應過來,通過iBooster緊急制動車輛。在駕駛員踩剎車的情況下,車輛能夠在撞上障礙物之前完全制動,而在沒有踩剎車的時候,車輛則撞上了障礙物,不過速度降低了很多。可見,iBooster作為一個核心執行部件是博世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的立業之本。
● 博世自動泊車輔助系統——智能得沒朋友
自動泊車技術已經算不上是廠家用來吸引買家的噱頭,汽車廠家像ABB、沃爾沃等高端品牌,福特、現代、大眾及日產等中高端品牌都紛紛在量產車當中實現了這項技術。遺憾的是,對自動泊車技術的研究目前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即便是駕駛員一鍵選擇自動泊車,汽車并不會智能到可以自己找到車位并實現倒車入庫。
往往在自動泊車的過程當中還需要駕駛員全程參與,比如根據語音提示切換前進/后退檔位以及控制剎車油門踏板等。小編的同事就曾因高估某馬品牌汽車自動泊車的自動化程度,在按下“一鍵啟動自動泊車”之后得瑟不踩剎車,直接導致與后方車輛“對吻”。可見,市場上很多自動泊車系統并不“自動”,也就是在倒車入庫看著方向盤像附了體似得狂轉的一瞬間會有種穿越了的感覺而已。
做了這么多鋪墊,當然是要引出博世的自動泊車輔助系統。簡單來講,博世自動泊車輔助系統能夠實現自動尋找并判斷停車位、自動倒車入庫無需人工掛檔及踩油門/剎車踏板,以及最具創新的,可通過手機App客戶端控制車輛倒車入庫,這就意味著,駕駛員完全可以站在車外拿著手機控制倒車了,聽上去是不是很酷?我們具體看看它是如何實現的。
車輛在移動的時候(車速<30km/h),超聲波傳感器會對道路一側進行掃描,這個動作對普通的自動泊車系統來說也是存在的,只不過博世自動泊車系統會對車位大小與車身尺寸進行匹配,當系統判斷車位合適的時候會發出蜂鳴聲。駕駛員這時候只需把變速箱掛至N檔,就可選擇是待在車內還是下車通過遙控裝置(手機App客戶端)實現自動泊車。
打開博世的手機App客戶端之后,主頁面會彈出一個車輛圖標,長按圖標汽車將會啟動其周圍的超聲波探測傳感器以及前后置攝像頭來實時監控車輛周邊的安全來實現倒車入庫。博世自動泊車輔助系統能夠完全勝任平行和垂直泊車時候的轉向、加速以及制動操作,并能靈活應對包括車庫、停車場等各種停車環境。駕駛員松開操作按鈕即可隨時暫停泊車過程。
駕駛員可不踩制動踏板,這得益于我們剛才介紹的博世iBooster智能制動助力系統。如此看來,博世的自動泊車輔助技術相當于是低速狀態下的自動駕駛技術了。可是博世還只是十分謙虛地自稱“輔助”,恐怕博世想挑戰的真正意義上的停車輔助系統會像下面這段視頻一般?
● 博世自動駕駛技術——未來,已來
其實自動駕駛技術離我們并不遙遠,目前一些量產車上已經能夠看到自動駕駛技術的先兆,比如車道偏離預警系統、盲區監測輔助系統以及定速巡航技術等。這些技術目前不僅能夠在豪華車當中找到,并且在中級品牌車型上也逐漸普及開來。基于這類技術的自動駕駛概念目前仍然停留于初級階段。
阻礙自動駕駛技術向前發展的原因自然是,現實行車的復雜性使得機器很難能夠像人類一般對各種路況和突發情況作出快捷、不冗余以及準確的應對決定。這當中所涉及到的機器硬件的推陳出新(處理器、內存更新換代等)、機器的學習和自我修正功能等都是這個時代之前做不到的。
汽車廠家也紛紛開展了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像福特、沃爾沃以及豐田等,而沃爾沃目前在瑞典哥德堡市公路上進行測試的自動駕駛測試項目稱為"Drive me!"。全部測試預計會在2017年完成,屆時自動駕駛技術將面世。
比沃爾沃更早的可能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博世自動駕駛技術了。2013年5月,為了測試日常駕駛環境中自動轉向和自動駕駛的功能,博世自動駕駛技術在德國進行路試。該技術研發測試的第一個階段是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動駕駛。由于沒有行人、交叉車流以及迎面而來的車輛,高速公路是自動駕駛技術挑戰系數最低的路段。
配備了博世自動駕駛技術的測試車輛擁有道路保持支持、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以及變道輔助的協同操控,并且能夠借助博世雷達與視頻傳感器收集到必要的車輛周圍環境信息。實車路試將有助于研發更為自動化的駕駛功能,例如可以在低速行駛是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交通擁堵輔助功能等。
目前這些測試已經為改善緊急制動或避讓系統的性能提供了許多寶貴經驗,又有更高自動化程度的交通擁堵輔助系統將于2015年量產,從部分自動到高度自動,再到完全自動,汽車技術將終向自動駕駛的目標逐步發展。
● 博世mySPIN智能手機互聯解決方案——開車也能玩手機?
未來汽車的發展除了追求更加安全行車以及更加清潔高效駕車習慣外,另外還推崇更加智能的人車交互方式。諸如蘋果在今年日內瓦車展發布的Carplay車載交互系統以及谷歌等計算機界老大入駐汽車界與奧迪強強聯合等。更加智能的人車交互系統不僅能夠給乘員提供更加豐富的娛樂內容,并且還能夠讓行車更加安全。
博世mySPIN智能手機互聯解決方案同時適用于安卓和IOS兩大操作系統。通過mySPIN,用戶能夠將智能手機內的App直接投射在車載娛樂系統的顯示屏上面,從而實現App簡單地操作與控制。為了保證行車安全,mySPIN系統設置了“白名單”,只有經過認證的手機App才能進入“白名單”通過車載娛樂系統操作,相當于加裝了一道防火墻。
小編試了一下博世的mySPIN系統,感覺要上手并不難,不過操作起來還是不是很方便,屏幕雖然支持觸屏,不過是屬于電阻式的,操作起來和KTV點歌屏的質感差不多,反應比較慢,不過由于這個是展品,可能以后的體驗會更加趨于完善。
全文總結:博世的iBooster、自動泊車技術、自動駕駛技術以及mySPIN智能手機互聯解決方案的研究都緊緊圍繞著安全、智能以及互聯這三個未來汽車發展關鍵字開展而來。其中給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博世自動泊車技術是真正處在行業的領先水平。而對于自動駕駛技術,正如博世官方所述,其必須會經歷從高速自動駕駛,到高度自動駕駛以及到最后的完全自動駕駛三個階段的漸變,未來,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