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零事故 本田協調型自動駕駛系統淺析
盡管我們出于理性的判斷是:距離實現“零事故”的交通社會這一終極還會比較遙遠,但本田公司描繪的安全技術發展前景還是很有技術含量的。特別是其中一些輔助的安全技術手段已經在量產車上逐步應用,也許從量變到質變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在此我要專門說說所謂的“協調型自動駕駛系統”究竟是怎么工作的。
本田的這套系統包括了“環境識別和控制技術”、“協調型自動駕駛”、“車對車通訊系統”以及“新一代人機界面”的綜合應用,利用雷達、攝像機采集信息,由車載中央控制器來進行分析和處理,通過已有的線控技術實現對車輛的操作,實現對可能存在的事故隱患進行預判并自動規避。這項技術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利用通訊技術實現車輛、行人及環境的互聯,前面說的是現有技術的整合與提升,而至于互聯通訊,就有點未來色彩了。
在預先布置好的場地內可以謹慎樂觀地展望一下未來:汽車、摩托車、電動代步車、行人,所有這些交通參與者可以相互協調通訊,可以輕松了解交通狀況,可以使行車更安全順暢。
通過雷達和前方的攝像機幫助駕駛員獲取看得見的信息,盲點監視系統及后視廣角攝像機可以提供駕駛員看不見的信息,再加上車對車和車對路的通信,駕駛員就能提前獲知難以發現的危險,從而規避并消除事故隱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