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彎曲工況下車輪強度、疲勞分析方法對比

        彎曲工況下車輪強度、疲勞分析方法對比

        作者: 時間:2016-12-21 來源:網絡 收藏


        3 分析結果

        3.1強度分析結果

        考察螺栓孔附近、輪輻拉伸位置、通風孔附近的von Mises應力,如下圖5所示。


        圖5 彎曲工況下應力云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2290.htm3.2疲勞分析結果

        考察輪輻拉伸位置、通風孔附近的疲勞壽命如下圖6所示。


        圖6 彎曲工況下疲勞壽命云圖

        3.3分析結果匯總

        4 分析結果

        對比模型1與模型2、模型4與模型5的分析結果,實體和殼兩種離散方式,車輪輪輻拉伸位置與通風孔附近,實體離散方式應力低于殼。可知,由于實體單元(減縮積分單元)在厚度方向上僅有3層,分析結果不精確,故應采取殼單元對車輪進行離散。

        對比模型3與模型4結果,接觸對和GAPUNI單元兩種接觸模擬方法,二者在輪輻拉伸位置應力均為350.7MPa,超過屈服極限350MPa,二者等效塑性應變略有不同,僅相差0.003%,壽命分別為14170次與17600次。 利用接觸對與GAPUNI單元兩種接觸模擬方法,計算結果相差不大,利用GAPUNI單元模擬接觸建模簡單,易收斂,故推薦使用GAPUNI單元模擬接觸。

        對比模型1與模型4結果,對于殼單元,考慮預緊力與接觸時,螺栓安裝面(接觸位置)應力與等效塑性應變明顯降低。可知,考慮預緊力與接觸時,避免了建模引起的螺栓安裝面處的應力集中。

        5 結論

        本文采用HyperMesh軟件對車輪利用5種建模方式進行離散,在彎曲工況下進行強度分析和疲勞分析,研究對比了分別用殼單元與體單元離散車輪,在螺栓安裝面是否模擬預緊力與接觸,接觸模擬方式不同(接觸對與GAPUNI單元)時,車輪的強度與疲勞分析結果,可知采用模型4的方法(殼單元離散,考慮預緊力,用GAPUNI模擬接觸)強度、疲勞分析結果最為準確,且此方法使用殼單元建模簡單,GAPUNI單元相比接觸對建模簡單,分析易收斂,考慮螺栓預緊力,能正確模擬車輪彎曲試驗工況的受力狀態,保證了結果的精確度。

        參考文獻
        [1]徐石安.汽車構造-底盤工程[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244-248.
        [2]乘用車車輪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 5334-2005(end)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桃园县| 衡东县| 屏东市| 富川| 禹城市| 岳普湖县| 岳阳市| 响水县| 永州市| 琼结县| 新晃| 甘洛县| 达尔| 容城县| 定兴县| 巨野县| 长乐市| 福安市| 汝南县| 上思县| 绥化市| 通州区| 江都市| 乌审旗| 河池市| 漠河县| 泸水县| 修武县| 台中县| 泰来县| 旺苍县| 山阴县| 周宁县| 甘孜县| 房山区| 博野县| 绥芬河市| 荣成市| 尉犁县| 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