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485總線網絡連接說明
當前自動控制系統中常見的網絡,如現場總線CAN、Profibus、INTERBUS-S以及ARCNet的物理層都是基于RS-485的總線標準,所以從硬件開發角度很有必要對RS-485的總線進行總結和研究。
RS-485電氣規定
由于RS-485是從RS-422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所以RS-485許多電氣規定與RS-422相仿。如都采用平衡傳輸方式、都需要在傳輸線上接終接電阻等。RS-485可以采用二線與四線方式,二線制可實現真正的多點雙向通信,見圖1。
而采用四線連接時,與RS-422一樣只能實現點對多的通信,即只能有一個主(Master)設備,其余為從設備,但它比RS-422有改進, 無論四線還是二線連接方式總線上可多接到32個設備。見圖2。
RS-485的網絡安裝注意要點
RS-485(RS232轉RS485)支持32個節點,因此多節點構成網絡。網絡拓撲一般采用終端匹配的總線型結構,不支持環形或星形網絡。在構建網絡時,應注意如下幾點:
1.采用一條雙絞線電纜作總線,將各個節點串接起來,從總線到每個節點的引出線長度應盡量短,以便使引出線中的反射信號對總線信號的影響最低。圖8所示為實際應用中常見的一些錯誤連接方式(a,c,e)和正確的連接方式(b,d,f)。a,c,e這三種網絡連接盡管不正確,在短距離、低速率仍可能正常工作,但隨著通信距離的延長或通信速率的提高,其不良影響會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是信號在各支路末端反射后與原信號疊加,會造成信號質量下降。
2.應注意總線特性阻抗的連續性,在阻抗不連續點就會發生信號的反射。下列幾種情況易產生這種不連續性:總線的不同區段采用了不同電纜,或某一段總線上有過多收發器緊靠在一起安裝,再者是過長的分支線引出到總線。
總之,應該提供一條單一、連續的信號通道作為總線。
影響RS-485總線通訊速度和通信可靠性的三個因素
在通信電纜中的信號反射
在通信過程中,有兩種原因導致信號反射:阻抗不連續和阻抗不匹配。
阻抗不連續,信號在傳輸線末端突然遇到電纜阻抗很小甚至沒有,信號在這個地方就會引起反射,如圖3所示。
這種信號反射的原理,與光從一種媒質進入另一種媒質要引起反射是相似的。消除這種反射的方法,就必須在電纜的末端跨接一個與電纜的特性阻抗同樣大小的終端電阻,使電纜的阻抗連續。由于信號在電纜上的傳輸是雙向的,因此,在通訊電纜的另一端也要跨接一個同樣大小的終端電阻,如圖4所示。
從理論上分析,在傳輸電纜的末端只要跨接了與電纜特性阻抗相匹配的終端電阻,就再也不會出現信號反射現象。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傳輸電纜的特性阻抗與通訊波特率等應用環境有關,特性阻抗不可能與終端電阻完全相等,因此或多或少的信號反射還會存在。
引起信號反射的另一個原因是數據收發器與傳輸電纜之間的阻抗不匹配。這種原因引起的反射,主要表現在通訊線路處在空閑方式時,整個網絡數據混亂。
RS-485傳輸線上匹配的一些說明
對RS-485總線網絡一般要使用終接電阻進行匹配。但在短距離與低速率下可以不用考慮終端匹配。那么在什么情況下不用考慮匹配呢?理論上,在每個接收數據信號的中點進行采樣時,只要反射信號在開始采樣時衰減到足夠低就可以不考慮匹配。但這在實際上難以掌握,美國MAXIM公司有篇文章提到一條經驗性的原則可以用來判斷在什么樣的數據速率和電纜長度時需要進行匹配:當信號的轉換時間(上升或下降時間)超過電信號沿總線單向傳輸所需時間的3倍以上時就可以不加匹配。例如具有限斜率特性的RS-485接口MAX483輸出信號的上升或下降時間最小為250ns,典型雙絞線上的信號傳輸速率約為0.2m/ns(24AWG PVC電纜),那么只要數據速率在250kb/s以內、電纜長度不超過16米,采用MAX483作為RS-485接口時就可以不加終端匹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