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總線在便攜式數控測井系統中的應用
1 引言
隨著測井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測井數據的實時采集和處理在現代測井系統中已必不可少。傳統的地面數據采集系統與主機之間的通信模式是采用PCI總線或RS-232串行總線。PCI總線雖然有很高的傳輸率,且支持“即插即用”,但是它的擴展槽相當有限,且插拔不方便,不適合便攜式系統的要求;RS-232串行總線雖然連接方便,但是帶寬非常有限,傳輸速率較低。為了克服以上通信方式的缺點,要求尋找一種新的通信方式進行數據傳輸,而通用串行總線USB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很容易就能實現低成本、高可靠性、高速率的數據通信。
2 USB總線簡介
USB的優點:
①速度快。USB接口的最高傳輸率可達12 Mb/s;提供低速方式,速率為1.5 Mb/s。扣除用于總線狀態控制和錯誤檢測等數據傳輸,最大理論速度也能達到1.2 Mb/s和9.6 Mb/s。
②設備安裝和配置容易。安裝USB設備不必再打開機箱,加減已安裝過的設備完全不用關閉計算機。所有USB設備支持熱拔插,系統對其進行自動配置,徹底拋棄了過去的跳線和撥碼開關設置。
③易于擴展。通過使用Hub擴展可連接多達127個外設。標準的USB電纜長度為3m(低速為5m),通過Hub或者中繼器可使外設距離達到30m。可以使用多種連接方式進行擴展。
④采用總線供電。USB總線可為連接在其上的設備提供5V電壓/lOOmA電流的供電。USB設備也可采用自供電方式,或者兩者結合的方式。
⑤使用靈活。USB共有4種傳輸模式:控制傳輸、同步傳輸、中斷傳輸、批量傳輸,以適應不同設備的需要。
3 硬件電路設計
由測井儀器送至地面的信號有三類:模擬信號、脈沖信號以及編碼信號,所以地面數據采集系統首先對這三種不同的信號進行預處理,然后送至各自的通道進行數據采集再通過USB總線將數據傳送至上位機進行實時的處理。系統硬件框圖如圖1所示。
圖1系統硬件框圖
由井下傳送至地面的模擬信號、脈沖信號、編碼信號分別經過相應接口面板的凋理后,進入A/D轉換器(MAXl97)、脈沖計數器(82C54)、解調器,在CPU的控制下,實現控制算法,進行相應的數據采集、解碼,并將采集到的數據存放在相應的RAM中。另一方面,CPU還要完成USB協議處理、響應USB接口芯片的中斷處理、完成數據交換,同時還有一些附加功能(如驅動數控面板的LCD顯示等),由于單片機自身資源的有限,僅僅使用一片單片機難以勝任,為此我們擴展了一片單片機(兩片單片機均為AT89S52),采用多單片機分配任務、協同工作,讓一片單片機實現采集控制,另外一片實現USB協議下的實時數據通信。
使用多單片機固然能按要求實現任務,但兩片單片機之間的數據通信問題也隨之而來。傳統的多單片機之間的通信是通過串口來實現的。但在設計中,由于采集單片機的數據量非常大,若使用串口進行通信,由于單片機的串行寄存器SBUF只能保留一個字節的數據,必然造成采集數據的嚴重丟失或錯誤。針對這樣問題,在設計中采用了采集單片機與通信單片機之間通過雙端口RAM(ID’F7132)共享數據的方案,它一方面可以存儲采集單片機采集到的數據,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兩單片機之間的高速、實時數據通信。
USB接口芯片采用Philips公司的PDIUS—BDl2(簡稱D12),可以實現4種不同的模式:非同步模式、同步輸出模式、同步輸入模式以及同步輸入/輸出模式。D12與通信CPU的電路連接如圖2所示。
圖2 AT89S52與PDIUSBDl2的接口電路圖
這里D12使用的是多路地址/數據總線配置方式,單片機的INT—N應配置為電平觸發中斷。D12在ALE下降沿的時候對單片機的輸出地址進行鎖存。這種方式下,單片機也是使用指令MOVX對D12進行操作,倘若輸出的地址為奇數表示對D12發送指令,輸出的地址為偶數時,則表示對D12進行數據傳輸。D12的地址由片選信號(P2的任一口線)決定。USB設備采用自供電方式,將EOT引腳需要通過串聯電阻連接到Vbus上,使用EOT來檢測USB總線是否連接上,只有連接上USB總線,單片機發送的命令才有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