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注意力分散問題的整體分析
其實在與駕駛員注意力分散有關的事故中,手機僅僅是這個問題的一小部分原因:導致受傷的有5%是由手機引起,導致死亡的有18%是由手機引起;因此很明顯,對駕駛員注意力分散這個問題進行整體的分析,比任何的禁止法令,比如禁止使用手機更重要。因此,本文將對狀況感知 (SA) 進行闡述,并提出如何提供一個框架來了解以及減少駕駛員注意力分散的現象,深入分析其中各種原因。
I駕駛員注意力分散的問題
自Radiolinja公司于1991年首次推出2G移動電話網絡以來,手機已變得無處不在,并且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特別是當它成為了引起駕駛員注意力分散的一個顯著原因之后。立法者作出的反應是,禁止在駕車的時候發短信和使用手提(甚至免提)電話。然而,簡單地禁止措施并不會使這種現象消失。總有那么一些人會無視法律,他們總有僥幸心理,試圖瞞天過海,而這使自己的行為更加危險。
雖然手機的使用與交通事故之間的確切因果關系尚在研究之中,但毫無疑問,在駕車時使用手機是危險的。例如,夏威夷立法參考局公布的一項研究承認,證明手機的使用與交通事故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是困難的,但其確實指出,“在駕車時使用手機使人更加容易對交通狀況以及駕駛模擬器和道路測試軌道上的交通信號不做反應,或反應遲鈍。同時,并沒有跡象表明免提電話比手提電話更加安全。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手機僅僅是這個問題的冰山一角;美國運輸部2009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與注意力分散有關的事故中,導致受傷的僅有5%是由手機引起,導致死亡的也僅有18%是由手機引起。相比而言,諸如閱讀地圖、吃東西、打扮等其他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占這兩項的比重卻分別達到了95%和82%。
考慮到這些統計數字,我們認為,減少與注意力分散有關的事故的最佳策略是進行一個整體的分析,以在更大范圍內解決駕駛員注意力分散的問題,而不僅僅是解決任何一個引起注意力分散的單一原因。我們的努力方向不僅是要降低諸如手機這樣的單一原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問題,而更是要根據駕駛條件以及駕駛員的各項任務來優化整個汽車駕駛室。
狀況感知(SA)的概念為這種優化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框架。其可用來1)增強駕駛員對重要物體和事件的察覺能力,以及2)模擬各種具體任務對駕駛員的影響,以動態地適應車內設備的用戶界面。
II 狀況感知
狀況感知是指“在某個時間和空間之內察覺環境中的各種因素,理解它們的意義,并預測它們接下來的狀態”。圖1說明了狀況感知的各個因素之間的關系。
狀況感知模擬了所有有助于駕駛的重要因素,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關系。這也難怪軍事和航空業會使用狀況感知來了解飛行員的表現。
安全駕駛的根本是對道路環境的感知。例如,駕駛員必須觀察到交通信號燈已經變成紅色,必須準確地鎖定迅速接近的急救車的位置,必須知道到在山坡后方出現的交通停頓。如果駕駛員能夠感知到當前的駕駛狀況,則其便具有較高的狀況感知能力,應能迅速采取適當的行動來防止事故的發生。駕駛員注意力分散問題的癥結在于,使人注意力分散的行為和較大的工作負荷阻礙了駕駛員及時地產生較強的狀況感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