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CAN現場總線的基礎知識

        CAN現場總線的基礎知識

        作者: 時間:2016-12-19 來源:網絡 收藏
          一、CAN總線的概述
          CAN,全稱為“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網,是國際上應用最廣泛的現場總線之一。最初,CAN被設計作為汽車環境中的微控制器通訊,在車載各電子控制裝置ECU之間交換信息,形成汽車電子控制網絡。比如:發動機管理系統、變速箱控制器、儀表裝備、電子主干系統中,均嵌入CAN控制裝置。由于這些系統之間通信所用的數據類型及對可靠性的要求不盡相同,由多條總線構成的情況很多,線束的數量也隨之增加。一個由CAN 總線構成的單一網絡中,理論上可以掛接無數個節點。實際應用中,節點數目受網絡硬件的電氣特性所限制。為適應“減少線束的數量”、“通過多個LAN,進行大量數據的高速通信”的需要,1986 年德國電氣商博世公司開發出面向汽車的CAN 通信協議。此后,CAN 通過ISO11898 及ISO11519 進行了標準化,在歐洲已是汽車網絡的標準協議。
          二、CAN總線的分層結構
          CAN遵從OSI模型,按照OSI基準模型,CAN結構劃分為兩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如下圖所示。
          
          1.按照IEEE 802.2和802.3 標準,數據鏈路層又劃分為:
          1)邏輯鏈路控制(LLC-Logic Link Control)。
          2)媒體訪問控制(MAC-Medium Access Control)。
          2.物理層又劃分為:
          1)物理信令(PLS-Physical Signalling)。
          2)物理媒體附屬裝置(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
          3)媒體相關接口(MDI-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
          MAC子層運行借助稱之為“故障界定實體(FCE)”的管理實體進行監控。故障界定是使判別短暫干擾和永久性故障成為可能的一種自檢機制。物理層可借助檢測和管理物理媒體故障實體進行監控(例如總線短路或中斷,總線故障管理)。LLC和MAC兩個同等的協議實體通過交換幀或協議數據單元(PDU-Protocol Data Unit)和(N)-用戶數據組成,為傳送一個NPDU,(N-1)層實體必須通過(N-1)服務訪問點(SAP-Service Access Point)[(N-1)-SAP].NPDU借助于(N-1)層服務數據單元(SDU-Service Data U nit)[(N-1)-SDU]傳至(N-1)層,其服務功能允許NPDU的傳送。SDU是接口數據,對其識別預先在(N)層實體間進行,亦即,它表示邏輯數據單元由服務進行傳送。CAN協議的數據鏈層既不提供分配一個SDU至多個PDU,也不提供分配多個SDU至一個PDU的方法,亦即,NPDU直接由相應的NSDU和層指定控制信息N-PCI構成。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东| 漳浦县| 奎屯市| 灌阳县| 遵义县| 大庆市| 新兴县| 门头沟区| 云梦县| 西宁市| 高碑店市| 永胜县| 班戈县| 乡城县| 西充县| 吉安市| 襄汾县| 绥德县| 米林县| 黄冈市| 奈曼旗| 称多县| 兴安县| 浮山县| 瑞丽市| 青冈县| 泊头市| 潜江市| 南和县| 陆丰市| 磐石市| 中山市| 伊宁县| 岳西县| 深州市| 湖北省| 赤水市| 安岳县| 宜川县| 佛坪县| 双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