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CAPS技術:將是ESP的終結者
早在1995年,博世成為首家對電子穩定程序ESP進行量產的供應商。電子穩定程序ESP是駕駛安全領域革命性的進步,被安全專家譽為自安全帶之后最具潛力的汽車安全技術。它通過判斷車輛是否有側滑危險、并及時做出反應來保護駕駛員的安全。研究顯示電子穩定程序ESP能夠在危急情況下保持車輛穩定,從而避免最高80%的側滑事故的發生。
EuroNCAP將電子穩定程序ESP納入新的五星評估流程
意識到ESP的卓越優點,全球的消費者和政府部門都積極行動,推動ESP裝配率的提高。2008年2月,使用模擬事故場景來測試車輛安全性能的歐洲新車評估體系EuroNCAP將電子穩定程序ESP納入其新的評估流程。根據其最新指導原則,自2010年起,只有將電子穩定程序ESP作為標準配置的車型才有可能獲得最高五星的安全評定。
隨著美國強制安裝ESP之后,2009年3月10日,歐洲議會作出決定,所有新車都將強制裝配ESP。根據法規,2011年11月起,所有在歐盟注冊的新乘用車型和商用車型都必須裝配主動安全系統ESP,而從2014年11月起所有新車都必須裝配該系統。2001年,歐洲有50,000人死于車禍,歐洲委員會在當年設定目標,到2010年,使歐盟境內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減少一半。因此,強制裝配電子穩定程序ESP是向這一目標邁進的重要一步。
ESP在中國已經進入國產車匹配日程
“選擇ESC”活動在中國啟動。法拉利前首席執行官、eSafetyAware!協會主席讓·托德先生和全球道路安全宣傳大使、著名演員楊紫瓊助陣
博世中國底盤控制系統于2002開始在中國進行銷售和工程匹配,緊接著2003年,在蘇州設立新的ABS(防抱死制動系統)生產線,進行本土化生產。2005年,博世蘇州開始進行ABS8.0,ESP8.0(電子穩定程序)的本土化生產。今天博世ESP8.0產品已經開始匹配在國內生產的轎車上。
今年4月“選擇ESC”活動在中國啟動(ESC即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的另一種縮寫),法拉利前首席執行官、eSafetyAware!協會主席讓·托德先生和全球道路安全宣傳大使、著名演員楊紫瓊也前來助陣,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者對安全的認知。
主被動安全一體化是將來的發展趨勢
今天我們車輛上的主動和被動安全系統是單獨行動的,屬于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將來必然需要他們聯手行動,才可能實現更高的效率。
早在2006年,博世、大陸等零部件廠商就已經開始了主被動技術一體化的研究,并相續推出了相應的產品。博世在2007年6月發布了正在開發可實現主動安全性(ActiveSafety)與被動安全性(PassiveSafety)相結合的“綜合主動及被動安全系統(CAPS)”技術。為實現更先進的安全功能,該系統將主、被動安全系統及輔助駕駛系統建立成一個網絡,可更有效地防止事故的發生。
博世第一代CAPS功能整合了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ACC)和ESP;第二階段的開發成果是預測性碰撞警告系統,目前已經在奧迪Q7上實現了批量生產;第三階段的開發將推出預測性緊急制動系統,未來將能夠使車輛在緊急狀況下自行緊急剎車。模塊化的主被動安全整合讓駕駛者更安全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