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三菱PLC梯形圖的基本特點

        三菱PLC梯形圖的基本特點

        作者: 時間:2016-12-19 來源:網絡 收藏
        關于梯形圖的格式,一般有如下一些要求:每個梯形圖網絡由多個梯級組成。每個輸出元素可構成一個梯級,每個梯級可有多個支路。通常每個支路可容納11個編程元素,最右邊的元素必須是輸出元素。一個網絡最多允許16條支路。
        關于三菱PLC梯形圖有以下幾個基本特點:
        (1) PLC梯形圖與電氣操作原理圖相對應,具有直觀性和對應性,并與傳統的繼電器邏輯控制技術相一致。
        (2) 梯形圖中的“能流”不是實際意義的電流,而是“概念”電流,是用戶程序解算中滿足輸出執行條件的形象表示方式。“能流”只能從左向右流動。
        (3) 梯形圖中各編程元件所描述的常開觸點和常閉觸點可在編制用戶程序時無限引用,不受次數的限制,既可常開又可常閉。
        (4) 梯形圖格式中的繼電器與物理繼電器是不同概念。在PLC 的編程元件沿用了繼電器這一名稱,如輸入繼電器、輸出繼電器、內部輔助繼電器等。對于PLC 來說,其內部的繼電器并不是實際存在的具有物理結構的繼電器,而是指軟件中的編程元件(軟繼電器)。編程元件中的每個軟繼電器觸點都與PLC 存儲器中的一個存儲單元相對應。因此,在應用時,須與原有繼電器邏輯控制技術的有關概念區別對待。
        (5) 梯形圖中輸入繼電器的狀態只取決于對應的外部輸入電路的通斷狀態,因此在梯形圖中沒有輸入繼電器的線圈。輸出線圈只對應輸出映像區的相應位,不能用該編程元件直接驅動現場機構,位的狀態必須通過I/O 模板上對應的輸出單元,才能驅動現場執行機構進行最后動作的執行。
        (6) 根據梯形圖中各觸點的狀態和邏輯關系,可以求出與圖中各線圈對應的編程元件ON/OFF 狀態,稱為梯形圖的邏輯解算。邏輯解算是按梯形圖中從上到下、從左至右的順序進行的。邏輯解算是根據輸入映像寄存器中的值,而不是根據邏輯解算瞬時外部輸入觸點的狀態來進行的。
        (7) 梯形圖中的用戶邏輯解算結果,馬上可為后面用戶程序的邏輯解算所利用。
        (8) 梯形圖與其他程序設計語言有一一對應關系,便于相互的轉換和對程序的檢查。但對于較為復雜的控制系統,與狀態轉移圖等程序設計語言比較,梯形圖的邏輯性描述還不夠清晰。


        關鍵詞: 三菱PLC梯形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平县| 宜丰县| 巫溪县| 西充县| 临澧县| 鄢陵县| 宝山区| 合阳县| 闸北区| 和硕县| 越西县| 孙吴县| 靖州| 黄骅市| 鄂托克前旗| 上杭县| 雅江县| 达拉特旗| 呈贡县| 石嘴山市| 海城市| 嘉兴市| 郎溪县| 垣曲县| 永仁县| 嘉善县| 彩票| 贵阳市| 漯河市| 永吉县| 沙雅县| 郓城县| 五常市| 灵山县| 通榆县| 库车县| 龙江县| 荆门市| 雅安市| 花莲市|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