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總線的通信模型

2、現場總線的通信模型
1.通信模型的制定原則與一般結構

?、俨煌耆玂SI模型
②結構越簡單越好
③不同總線通信模型不同
2.典型現場總線的通信模型
?。?)基金會現場總線FF(Foundation Fieldbus)模型

(2)過程現場總線PROFIBUS(Process Fieldbus)模型

(3)HART通信協議
1)物理層采用Bell 202國際標準;
2)數據鏈路層用于按HART通信協議規則建立的HART報文格式,其信息構成包括前導碼、幀前定界碼、現場設備地址、字節數、現場設備狀態與通信狀態、數據、奇偶校驗等,。

3)應用層規定了HART命令。
目前現場總線通信模型眾多,妨礙了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依靠市場的力量,發展共同遵從的統一的現場總線標準規范模型,真正形成開放互連的現場總線網絡系統,是大勢所趨。幾種可能的解決方案為:
1)各種現場總線統一到1~2種,這種可能性幾乎很??;
2)采用已經是通用的國際標準以太網(Ethernet)、TCP/IP等協議,并解決它在工業控制中應用存在的有關問題。既便這樣,它也不可能全部占領自動化市場;
3)開發所有現場總線的通用接口(如計算機的USB接口一樣),這樣做雖然、成本很高,但比較可行,因為它能保證各公司的利益。
3)應用層規定了HART命令。
3.現場總線通信方式的實現

說明:
微處理器CPU實現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的功能;
通信控制單元實現物理層的功能,完成信息幀的編碼和解碼、幀校驗、數據的發送與接收;
媒體訪問單元的主要功能是發送與接收符合現場總線規范的信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