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交換服務總線開發的技術要求介紹
(1)數據交換服務總線支持數據交換功能的實現,數據交換服務總線由一組基本的交換服務功能組成,包括接人服務、訪問控制服務、消息轉換服務、路由服務、適配器服務及管理服務等。
(2)數據交換服務總線功能描述如下:
①接人服務功能。實現服務調用的統一人口功能,包括接收服務請求消息及實現調用者使用的通信協議與服務總線內部通信協議之間轉換。
②訪問控制服務功能。實現身份鑒別與權限控制。
③消息轉換服務功能。提供不同格式的消息之間的轉換,包括輸入消息轉換和輸出消息轉換。
④路由服務功能。根據請求的服務名,查找服務目錄,找到對應服務部署的地址。
⑤適配器服務功能。實現服務總線內部通信協議與被調用的服務使用的通信協議之間的轉換,并調用服務器和獲取服務返回結果。
⑥管理服務功能。實現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包括服務定義、服務注冊、服務使用、服務維護、服務棄用與服務退役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功能。
(3)數據交換服務總線必須包括下述特性:
①是基于面向服務架構的。
②與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無關,并能在Java和•Net應用程序之間工作。
③使用XML作為標準通信語言。
④支持Web服務標準。
⑤支持消息傳遞(同步、異步、點對點、發布-訂閱)。
⑥包含基于標準的適配器(如JCA、文件適配器、數據庫適配器),用于數據采集。
⑦包含對服務編制(Orchestration)和編排(Choreog raphy)的支持。
⑧包含智能的以及基于內容的路由服務(Itenerary路由)。
⑨包含標準安全模型,用于ESB的認證、授權和審計。
⑩包含轉換服務,使用可視化映射工具定義XSLT規則,在發送應用和接收應用之間能夠進行格式轉換、語義轉換。包含基于模式(Schema)的驗證,用于發送和接收消息。
接口技術
(1)數據交換服務應采用Web服務方式實現,符合WS-I國際標準。
(2)數據交換服務間互操作的協議為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OAP)。
(3)數據交換采用XML文件格式,對數據的描述涉及兩部分內容,一個是數據模版,另一個是按照數據模版生成的數據文件。數據模板規定交換數據的內容與格式,其文件后綴為"•xsd";數據文件是按照數據模板的要求生成的XML數據文件,它所描述的是數據本身,其文件后綴為"•xml"。XML文件使用GBK編碼格式,元素屬性名稱均為小寫。
2)服務發布與查找
數據交換平臺使用UDDI(統一描述、發現和集成協議)建立數據交換服務管理中心,為數據交換服務提供目錄查找功能。
UDDI服務對于訪問者不是必須的,在效率要求較高和服務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可以不通過UDDI而直接訪問服務,一般情況下,應使用UDDl實現服務的動態綁定。
3)服務描述
數據交換服務使用Web服務策略(Web Services Policy)規范來描述Web服務的能力、需求和一般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性策略。
數據交換服務使用WSDI」(描述XML Web服務的標準XML格式),描述其使用的抽象消息操作、具體的網絡協議和端點地址。
數據交換服務使用XML模式(XMLSchema)描述其接收和發送的基于XML的消息的結構和內容。
U服務注冊與發現數據交換服務總線應提供滿足對數據交換服務進行分布式訪問和測覽的中央注冊存儲功能,應提供UDDI數據存儲、復制和安全的注冊產品。
數據交換服務總線的開發一般有以下方面的技術要求:
(1)應提供實用的、穩定可靠且有彈性的方法對SOA元數據進行合并和分發。
(2)支持基于標準的、互操作的服務發布和發現協議,應該提供企業級SOA所需要的基于標準和互操作模型。
(3)應提供集中控制的服務發現和發布,同時應該提供安全訪問控制能力,能夠對敏感的服務提供有限范圍的可視性。
(4)應提供服務審批流程。
(5)應提供服務變更管理,支持變更的通知和訂閱,能實現將注冊數據的變動主動通知管理或者相應的流程。
5)縱向服務交換流程
縱向數據交換過程中,交換數據可以通過本級數據交換平臺上報到總部數據交換平臺,也可以通過總部數據交換平臺下傳到本級數據交換平臺。
縱向數據交換步驟如下(請求數據的數據交換平臺稱為請求端,提供數據的數據交換平臺稱為提供端):
(1)請求端向提供端發送獲取交換數據的請求;提供端接受到請求后,根據請求信息生成交換數據并存放在提供端的EDS(交換數據臨時存儲區)中。
(2)提供端生成交換數據完畢后,向請求端發送數據采集描述信息。
(3)請求端根據數據采集描述信息,從提供端的EDS中采集交換數據,并放置于請求端的EDS中,然后在請求端EDS中校驗和處理數據,最后通過ETL工具將處理完成的數據裝載到請求端ODS中。如果校驗數據、處理數據或者裝載數據步驟出現錯誤,就向提供端返回錯誤信息,否則返回成功信息。
6)橫向數據交換流程
數據交換平臺負責將同級業務系統數據采集到UDS,其過程是縱向數據交換流程的簡化(在同級數據交換平臺內部完成,不需要在兩級數據交換平臺之間通信),步驟如下:
(1)數據交換平臺向業務系統發起交換數據的請求i業務系統接受請求后,根據請求信息生成交換數據并存放在數據交換平臺的EDS中。
(2)數據交換平臺在EDS中校驗和處理數據,最后通過ETL工具將處理完成的數據裝載到ODS中。"奶果校驗數據、處理數據或者裝載數據步驟出現錯誤,則返回錯誤信息,否則返回成功信息。
同級業務系統之間可以利用數據交換平臺實現數據的實時交換,這種交換需求通過在數據交換平臺上開發相應的數據交換服務實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