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AMC系列多回路監控單元在智能配電回路中的應用

        AMC系列多回路監控單元在智能配電回路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6-12-16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隨著配電系統的發展,智能配電回路中各種儀表向集成化和網絡化發展的方向是越來越清晰。目前單回路集成化的優勢已經出現,但是對多個回路的集成還未產生。
          本文將要介紹的是最新開發的AMC系列多回路智能監控單元在智能配電出線回路中的應用。該系列監控單元主要應用于多個配電出線回路的電參量的監測,它將回路中的母線電壓、多個配出回路的電流、功率、電能和各個回路的開關狀態集中測量、顯示、并通訊輸出,實現了對監控要求較簡單的配電出線回路的集中測量和監視,一個AMC多回路監控單元就能實現上述多個回路的監測功能,大大方便了系統的接線、安裝、調試;節約了用戶的投資,降低了系統成本等優點,必將引領國內外智能配電領域的發展方向,成為智能配電中出線回路監控系統的發展主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0874.htm
        1  技術背景
          在傳統的智能配電出線回路中,要實現對回路中每個負載的各種電參量的全面監測,一般有以下2種組網方式(以三相為例):
          方案1:(圖1)


        圖1  


          該方案在三相智能配電出線回路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案。在對配電出線回路負載的監控中,用戶一般需要監控各路負載的各種電參量,包括每路負載的電流、電壓、功率、電能、開關狀態等。因此在設計方案時,針對每種電參量,用戶需要單獨配置可以測量各種電參量的儀表,由圖1可以看到,為了監控每路負載,用戶必須為每路負載配置1個電流表、1個電壓表、1個功率表、1個電能表、1個I/O模塊。而且為了實現網絡化管理,每個儀表還必須是能夠進行通訊的。由圖1 可以看出,用于監測每路三相負載的電測儀表達到5個。采用該方案的缺點是需要多個儀表才能監控每路負載的各種電參量,監控路數越多,使用儀表越多,用戶安裝、維修、管理很不方便。且投資較大。優點是單個儀表出故障不影響對配電回路的其他電參量的監控,測量的精度較高,實時性較強。
          方案2:(圖2)


        圖 2


          該方案在三相智能配電出線回路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一個方案。該方案較上面方案的先進之處在于,用于監控每個回路電參量的儀表由1個多功能的智能儀表代替了多個儀表,1個多功能儀表集測量電流、電壓、功率、電能和開關量輸入輸出于一體,并可進行組網通訊。該方案的優點是每路負載只需配置1個儀表即可實現對該路負載的所有電參量的測量和控制,組網方便,用戶投資較方案1少,安裝、維護、管理較為方便,測量的精度較高,實時性較強。缺點是一旦儀表出線故障則無法對該負載繼續監控。
          以上2中方案在智能配電出線回路中是常用的,但是,以上2中方案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投資成本太大是一個主要的缺點。且接線、安裝、調試等都不方便。
        2  AMC系列智能監控單元技術指標
          AMC系列智能監控單元是針對出線回路中一般回路的監控要求,經過充分調研并結合實際需求開發的多回路智能配電監控裝置。該監控單元分為單相和三相2大系列,其型號分類見表1。其技術指標見表2。外型及安裝尺寸見圖3,一般安裝在配電柜內。

        表 1 產品型號及功能



        表 2 技術指標




        圖 3


        3  AMC系列智能監控單元的設計簡介
          AMC系列多回路智能監控單元的原理設計上,采用多個電子切換開關+1個電能計量芯片+1個CPU來實現對多個回路的監測。其原理框圖見圖4。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华宁县| 师宗县| 龙胜| 宁海县| 天水市| 万载县| 绵阳市| 广宗县| 和林格尔县| 钟山县| 普兰县| 噶尔县| 平顶山市| 腾冲县| 张家界市| 巢湖市| 赤城县| 全州县| 巴东县| 禹州市| 高安市| 绥中县| 高台县| 津市市| 莎车县| 缙云县| 皋兰县| 绥棱县| 道孚县| 襄汾县| 九龙县| 武强县| 扶沟县| 威信县| 永德县| 越西县| 临沧市| 华容县| 长乐市|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