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串行通訊需注意
1 RS485標準
RS485是串行數據接口標準,由電子工業協會(EIA)制訂并發布的,它是在RS-422基礎上制定的標準,RS一485標準采用平衡式發送,差分式接收的數據收發器來驅動總線,具體規格要求:接收器的輸入電阻Rin≥12 kΩ;驅動器能輸出±7 V的共模電壓;輸入端的電容≤50 pF;在節點數為32個,配置了120 Ω的終端電阻的情況下,驅動器至少還能輸出電壓1.5 V(終端電阻的大小與所用雙絞線的參數有關);接收器的輸入靈敏度為200 mV(即(V+)一(V一)≥0.2 V,表示信號“0”;(V+)一(V一)≤一0.2 V,表示信號“l”)因為RS一485的遠距離、多節點(32個)以及傳輸線成本低的特性,使得EIA RS-485成為工業應用中數據傳輸的首選標準。
2 RS485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RS485總線屬于外部總線,外部總線用于與外部設備進行信息和數據交換,是設備級的。
RS一485標準所具有的噪聲抑制能力、數據傳輸速率、電纜長度及可靠性是其他標準無法比擬的。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往往分散控制單元數量較多、分布較遠、現場存在各種干擾,使得通信的可靠性不高。為了提高RS一485總線在實際應用中的可靠性,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2.1 阻抗匹配
RS一485的信號線應考慮阻抗匹配問題,所謂阻抗匹配即信號線的負載應與信號線的特性阻抗相等。特性阻抗與信號線的寬度、與地線層的距離以及板材的介電常數等物理因素有關,是信號線的固有特性。阻抗不匹配將引起傳輸信號的反射,使數字波形產生振蕩,造成邏輯混亂。由于通信載體是雙絞線,它的特性阻抗為120 Ω左右,所以線路設計時,在RS一485網絡傳輸線的始端和末端各應接1只120 Ω的匹配電阻,如圖1所示,以減少線路上傳輸信號的反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0810.htm2.2 失效保護
RS一485標準規定接收器門限為±200 mV。這樣規定能夠提供比較高的噪聲抑制能力,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個問題:當總線電壓在±200 mV中間時接收器輸出狀態不確定。由于UART以一個前導“0”觸發一次接收動作,所以接收器的不確定狀態可能會使UART錯誤地接收一些數據,導致系統誤動作。當總線空閑、開路或短路時都有可能出現兩線電壓差低于200 mV的情況,必須采取一定措施避免接收器處于不確定狀態。傳統的做法是給總線加偏置,當總線空閑或開路時,利用偏置電阻將總線偏置在一個確定的狀態(差分電壓≥200 mV),但這種方法仍然不能解決總線短路時的問題。Maxim公司的MAX3080系列S485接口芯片將接收門限移到一200 mV/一50 mV,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不但省去了外部偏置電阻,而且解決了總線短路情況下的失效保護問題。
2.3 地線與接地
電子系統的接地是一個非常關鍵而又常常被忽視的問題,接地處理不當經常會導致不能穩定工作甚至危及系統安全。對于RS一485網絡來講也是一樣,沒有一個合理的接地系統可能會使系統的可靠性大打折扣。一個典型的錯誤觀點就是認為RS一485通信鏈路不需要信號地,而只是簡單地用一對雙絞線將各個接口的“A”、“B”端連接起來。這種處理方法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工作,但給系統埋下了隱患,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1)共模干擾問題。
RS一485接口采用差分方式傳輸信號,并不需要相對于某個參照點來檢測信號,系統只需檢測兩線之間的電位差就可以了。但應該注意的是,收發器只有在共模電壓不超出一定范圍(一7~+12 V)的條件下才能正常工作。當共模電壓超出此范圍就會影響通信的可靠,直至損壞接口。如圖2所示,當發送器A向接收器B發送數據時,發送器A的輸出共模電壓為VOS,由于兩個系統具有各自獨立的接地系統,存在著地電位差VGPD。那么,接收器輸入端的共模電壓就會達到VCM=VOS+VGPD。RS一485標準規定VOS≤3 V,但VGPD可能會有很大的幅度(十幾伏甚至數十伏),并可能伴有強干擾信號,致使接收器共模輸入VCM超出正常范圍,并在信號線上產生干擾電流,輕則影響正常通信,重則損壞接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