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總線方面知識
隨著深亞微米工藝技術日益成熟,集成電路芯片的規模越來越大。數字IC從基于時序驅動的設計方法,發展到基于IP復用的設計方法,并在SOC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基于IP復用的SoC設計中,片上總線設計是最關鍵的問題。為此,業界出現了很多片上總線標準。其中,由ARM公司推出的AMBA片上總線受到了廣大IP開發商和SoC系統集成者的青睞,已成為一種流行的工業標準片上結構。AMBA規范主要包括了AHB(Advanced High performance Bus)系統總線和APB(Advanced Peripheral Bus)外圍總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0414.htmAMBA片上總線
AMBA 2.0規范包括四個部分:AHB、ASB、APB和Test Methodology。AHB的相互連接采用了傳統的帶有主模塊和從模塊的共享總線,接口與互連功能分離,這對芯片上模塊之間的互連具有重要意義。AMBA已不僅是一種總線,更是一種帶有接口模塊的互連體系。下面將簡要介紹比較重要的AHB和APB總線。
基于AMBA的片上系統
大多數掛在總線上的模塊(包括處理器)只是單一屬性的功能模塊:主模塊或者從模塊。主模塊是向從模塊發出讀寫操作的模塊,如CPU,DSP等;從模塊是接受命令并做出反應的模塊,如片上的RAM,AHB/APB橋等。另外,還有一些模塊同時具有兩種屬性,例如直接存儲器存取(DMA)在被編程時是從模塊,但在系統讀傳輸數據時必須是主模塊。如果總線上存在多個主模塊,就需要仲裁器來決定如何控制各種主模塊對總線的訪問。雖然仲裁規范是AMBA總線規范中的一部分,但具體使用的算法由RTL設計工程師決定,其中兩個最常用的算法是固定優先級算法和循環制算法。AHB總線上最多可以有16個主模塊和任意多個從模塊,如果主模塊數目大于16,則需再加一層結構(具體參閱ARM公司推出的Multi-layer AHB規范)。APB橋既是APB總線上唯一的主模塊,也是AHB系統總線上的從模塊。其主要功能是鎖存來自AHB系統總線的地址、數據和控制信號,并提供二級譯碼以產生APB外圍設備的選擇信號,從而實現AHB協議到APB協議的轉換。
AHB簡介
1)系統初始化為IDLE狀態,此時沒有傳輸操作,也沒有選中任何從模塊。
AXI(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是一種總線協議,該協議是ARM公司提出的AMBA(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Bus Architecture)3.0協議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種面向高性能、高帶寬、低延遲的片內總線。它的地址/控制和數據相位是分離的,支持不對齊的數據傳輸,同時在突發傳輸中,只需要首地址,同時分離的讀寫數據通道、并支持Outstanding傳輸訪問和亂序訪問,并更加容易進行時序收斂。AXI 是AMBA 中一個新的高性能協議。AXI 技術豐富了現有的AMBA 標準內容,滿足超高性能和復雜的片上系統(SoC)設計的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