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SPI、I2C、UART三種串行總線的區(qū)別

        SPI、I2C、UART三種串行總線的區(qū)別

        作者: 時間:2016-12-15 來源:網絡 收藏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圍接口

        ISP:In SyestermProgram在系統編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30167.htm

        AT89S52在系統編程(ISP)所用到的幾個引腳定義:


        SPI簡述(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設接口)總線系統是一種同步串行外設接口,它可以使MCU與各種外圍設備以串行方式進行通信以交換信息。外圍設置FLASHRAM、網絡控制器、LCD顯示驅動器、A/D轉換器和MCU等。SPI總線系統可直接與各個廠家生產的多種標準外圍器件直接接口,該接口一般使用4條線:串行時鐘線(SCK)、主機輸入/從機輸出數據線MISO、主機輸出/從機輸入數據線MOST和低電平有效的從機選擇線SS(有的SPI接口芯片帶有中斷信號線INT或INT、有的SPI接口芯片沒有主機輸出/從機輸入數據線MOSI)。由于SPI系統總線一共只需3~4位數據線和控制即可實現與具有SPI總線接口功能的各種I/O器件進行接口,而擴展并行總線則需要8根數據線、8~16位地址線、2~3位控制線,因此,采用SPI總線接口可以簡化電路設計,節(jié)省很多常規(guī)電路中的接口器件和I/O口線,提高設計的可靠性。由此可見,在MCS51系列等不具有SPI接口的單片機組成的智能儀器和工業(yè)測控系統中,當傳輸速度要求不是太高時,使用SPI總線可以增加應用系統接口器件的種類,提高應用系統的性能。

        SPI四線制引腳功能定義

        小結:AT89S52單片機的FLASH燒寫程序接口是ISP,所用為燒寫程序小板上主控芯片AVR的SPI通信引腳MOSI、MISO、SCLK。

        什么是JTAG?

        JTAG是一個通信標準,用于計算機和單片機進行實時快速通訊。

        AVR的JTAG功能(只有部分型號才有)使得AVR的調試工作非常簡單,可以通過JTAG接口對Flash、EEPROM、熔絲位和鎖定位進行編程。

        使用AVR studio軟件和JTAG硬件(AVR JTAG編程器,AVR JTAG仿真器)可以進行程序下載(編程)和程序在線調試。

        JTAG接口有四個引腳。以JTAG的術語來說,這些引腳組成了測試訪問端口TAP。這些引腳是:

        ·TMS:測試模式選擇。此引腳用來實現TAP控制器各個狀態(tài)之間的切換。

        ·TCK:測試時鐘。JTAG操作是與TCK同步的。

        ·TDI:測試數據輸入--需要移位到指令寄存器或數據寄存器(掃描鏈)的串行輸入數據。

        ·TDO:測試數據輸出--自指令寄存器或數據寄存器串行移出的數據。

        什么是ISP?

        ISP是一種通用的程序下載方式,AVR單片機都有ISP下載接口。可以通過ISP下載線或者STK500把程序下載到單片機中。

        ISP下載線成本低廉,制作簡單,一個并口ISP下載線只需幾十元即可得到。開發(fā)工具成本低也是AVR單片機的優(yōu)勢之一。

        JTAG與ISP的區(qū)別和聯系

        區(qū)別:JTAG可以調試程序,而ISP只能下載程序。

        聯系:同作為AVR程序下載工具,都能把程序從電腦下載到單片機中。都能對芯片的熔絲位和鎖定位進行編程。

        JTAG調試與普通軟件仿真的區(qū)別和聯系

        聯系:都可以在計算機調試程序終端看到程序的運行效果,都可以設置斷點,單步運行,進入循環(huán),跳出循環(huán),連續(xù)運行等操作。還能實時觀察各寄存器的值,IO口狀態(tài)等。

        區(qū)別:軟件仿真,用的是計算機來模仿單片機運行,不是全真的環(huán)境,很多時候會出現偏差甚至錯誤。而用JTAG在線調試,程序本身在單片機內運行,完全真實的硬件環(huán)境,更準確的反映程序運行的實際情況,有助于大型程序的調試。

        第一個區(qū)別當然是名字:
        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串行外設接口);
        I2C(INTERICBUS:意為IC之間總線)
        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異步收發(fā)器)

        第二,區(qū)別在電氣信號線上:
        SPI總線由三條信號線組成:串行時鐘(SCLK)、串行數據輸出(SDO)、串行數據輸入(SDI)。SPI總線可以實現多個SPI設備互相連接。提供SPI串行時鐘的SPI設備為SPI主機或主設備(Master),其他設備為SPI從機或從設備(Slave)。主從設備間可以實現全雙工通信,當有多個從設備時,還可以增加一條從設備選擇線。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擬SPI總線,必須要有一個輸出口(SDO),一個輸入口(SDI),另一個口則視實現的設備類型而定,如果要實現主從設備,則需輸入輸出口,若只實現主設備,則需輸出口即可,若只實現從設備,則只需輸入口即可。

        I2C總線是雙向、兩線(SCL、SDA)、串行、多主控(multi-master)接口標準,具有總線仲裁機制,非常適合在器件之間進行近距離、非經常性的數據通信。在它的協議體系中,傳輸數據時都會帶上目的設備的設備地址,因此可以實現設備組網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擬I2C總線,并實現雙向傳輸,則需一個輸入輸出口(SDA),另外還需一個輸出口(SCL)。(注:I2C資料了解得比較少,這里的描述可能很不完備)

        UART總線是異步串口,因此一般比前兩種同步串口的結構要復雜很多,一般由波特率產生器(產生的波特率等于傳輸波特率的16倍)、UART接收器、UART發(fā)送器組成,硬件上由兩根線,一根用于發(fā)送,一根用于接收。
        顯然,如果用通用IO口模擬UART總線,則需一個輸入口,一個輸出口。

        第三,從第二點明顯可以看出,SPI和UART可以實現全雙工,但I2C不行;

        第四,看看牛人們的意見吧!
        wudanyu:I2C線更少,我覺得比UART、SPI更為強大,但是技術上也更加麻煩些,因為I2C需要有雙向IO的支持,而且I2C使用上拉電阻,我覺得抗干擾能力較弱,一般用于同一板卡上芯片之間的通信,較少用于遠距離通信。SPI實現要簡單一些,UART需要固定的波特率,就是說兩位數據的間隔要相等,而SPI則無所謂,因為它是有時鐘的協議。
        quickmouse:I2C的速度比SPI慢一點,協議比SPI復雜一點,但是連線也比標準的SPI要少。

        1、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圍接口):高速、全雙工、同步串行口。
        三或四個信號用于數據交換:
        SIMO:從進,主出
        SOMI:從出,主進
        UCLK:時鐘,由主機驅動,從機用它發(fā)送和接收數據
        STE:從機發(fā)送允許,用于四線模式中控制多主從系統中的多個從機

        三線SPI組成:串行時鐘(SCLK)、串行數據輸出(SDO)、串行數據輸入(SDI);當有多個從設備時,還可以增加一條從設備選擇線。四線SPI模式用附加控制線,來允許從機數據的發(fā)送和接收,它由主機控制。

        SPI總線可以實現多個SPI設備互相連接。
        提供SPI串行時鐘的SPI設備為SPI主機或主設備(Master),其他設備為SPI從機或從設備(Slave)。

        主從設備間可以實現全雙工通信,SPI接口是在CPU和外圍低速器件之間進行同步串行數據傳輸,在主器件的移位脈沖下,數據按位傳輸,高位在前,地位在后,為全雙工通信。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擬SPI總線,必須要有一個輸出口(SDO),一個輸入口(SDI),另一個口則視實現的設備類型而定,如果要實現主從設備,則需輸入輸出口,若只實現主設備,則需輸出口即可,若只實現從設備,則只需輸入口即可。

        UART需要固定的波特率,而SPI則無所謂,因為它是有時鐘的協議。
        SPI接口主要應用在EEPROM,FLASH,實時時鐘,AD轉換器,還有數字信號處理器和數字信號解碼器之間。

        2、I2C(Inter IC Bus)接口定義
        I2C總線是雙向兩線(SCL——串行時鐘、SDA——串行數據線)制同步串行總線,具有競爭檢測和仲裁機制,可使多個主機任意同時發(fā)送數據而不破壞總線上的數據信息。非常適合在器件之間進行近距離、非經常性的數據通信。在它的協議體系中,傳輸數據時都會帶上目的設備的設備地址,因此可以實現設備組網。
        特點:
        A、每個連到總線上的器件都可由軟件唯一的地址尋址,并建立簡單的主從關系。主器件既可作為發(fā)送器,又可作為接收器。
        B、同步時鐘允許器件通過總線以不同的波特率進行通信
        C、同步時鐘可以作為停止和重新啟動串行口發(fā)送的握手方式
        D、連接到同一總線上的集成電路器件數只受400PF的總大總線電容的限制
        如果用通用IO口模擬I2C總線,并實現雙向傳輸,則需一個輸入輸出口(SDA),另外還需一個輸出口(SCL)。

        注:組成I2C總線的串行數據線SDA和串行時鐘線SCL必須經過上拉電阻Rp接到正電源上,連接到總線上的器件的輸出極必須為“開漏”或“開集”的形式,以便完成“線與”的功能。

        I2C需要有雙向IO的支持,而且使用上拉電阻,抗干擾能力較弱,一般用于同一板卡上芯片之間的通信,較少用于遠距離通信。

        各種接口之間的區(qū)別如下:

        1、UART和USART兩個的區(qū)別是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通用異步收發(fā)器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通用同步異步收發(fā)器,USART是新出的,是復用功能,可以選擇SPI模式(同步串行通訊)也可以是UART模式(異步串行通訊),比UART功能跟強大。UART就是兩線,一根發(fā)送一根接收,可以全雙工通信,線數也比較少。數據是異步傳輸的,對雙方的時序要求比較嚴格,通信速度也不是很快。在多機通信上面用的最多。

        2、SPI接口和上面UART相比,多了一條同步時鐘線,上面UART的缺點也就是它的優(yōu)點了,對通信雙方的時序要求不嚴格不同設備之間可以很容易結合,而且通信速度非常快。一般用在產品內部元件之間的高速數據通信上面,如大容量存儲器等。

        3、I2C接口也是兩線接口,它是兩根線之間通過復雜的邏輯關系傳輸數據的,通信速度不高,程序寫起來也比較復雜。一般單片機系統里主要用來和24C02等小容易存儲器連接



        關鍵詞: SPII2CUART串行總

        評論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永县| 和田县| 苏尼特右旗| 准格尔旗| 清新县| 门源| 巩义市| 大关县| 陵川县| 准格尔旗| 鄄城县| 信阳市| 上杭县| 淅川县| 南宁市| 新源县| 建水县| 理塘县| 临潭县| 个旧市| 永州市| 启东市| 澜沧| 石门县| 邳州市| 佛教| 勐海县| 弋阳县| 青铜峡市| 广东省| 沿河| 临颍县| 陇西县| 葫芦岛市| 三门峡市| 永寿县| 巴青县| 怀柔区| 冀州市| 尉氏县| 霞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