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前端總線FSB

        前端總線FSB

        作者: 時間:2016-12-14 來源:網絡 收藏
        Front Side Bus,簡寫為FSB,前端總線

        什么是前端總線?不是超頻的方法之一,也不是用來超頻的。

        我們知道,電腦有許多配件,配件不同,速度也就不同。在286、386和早期的486電腦里,CPU的速度不是太高,和內存保持一樣的速度。后來隨著CPU速度的飛速提升,內存由于電氣結構關系,無法象CPU那樣提升很高的速度(就算現在內存達到400、533,但跟CPU的幾個G的速度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于是造成了內存和CPU之間出現了速度差異,這時就提出一個CPU的主頻、倍頻和外頻的概念,外頻顧名思義就是CPU外部的頻率,也就是內存的頻率,CPU以這個頻率來與內存聯系。CPU的主頻就是CPU內部的實際運算速度,主頻肯定是比外頻高的,高一定的倍數,這個數就是倍頻。舉個例子,你從電腦垃圾堆里揀到一個被拋棄的INTEL 486 CPU,上面印著486 DX/2 66。這個486的CPU的主頻是66MHZ,DX/2代表是2倍頻的,于是算出CPU的外頻是33MZ,也就是內存的工作頻率,這同時也是B的頻率。因為CPU是通過前端總線來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所以內存的工作頻率(或者說外頻也行)就是前端總線的頻率。剛才這個垃圾堆里的486 CPU,前端總線的頻率就是33MZ。這樣的前端總線結構一直延續到486之后的奔騰(俗話說的586)、奔騰2、奔騰3,例如一顆奔3 933MHZ的CPU,外頻133,也就是說它的前端總線是133MHZ,內存工作頻率也是133。

        到了奔騰4年代,內存和CPU的工作模式發生了改變,前端總線的概念也變得有些復雜。奔騰4 CPU采用了Quad Pumped(4倍并發)技術,該技術可以使系統總線在一個時鐘周期內傳送4次數據,也就是傳輸效率是原來的4倍,相當于用了4條原來的前端總線來和內存發生聯系。在外頻仍然是133MHZ的時候,前端總線的速度增加4倍變成了133X4=533MHZ,當外頻升到200MHZ,前端總線變成800MHZ,所以你會看到533前端總線的P4和800前端總線的P4,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的實際外頻只有133和200,但由于人們保留了以前老的概念——前端總線就是外頻,所以習慣了這樣的叫法:533外頻的P4和800外頻的P4。其實還是叫533前端總線或533 FSB的P4比較合適。

        那內存的情況怎么樣呢?外頻不完全等于前端總線了,那外頻還等于內存的頻率嗎?內存發展到了DDR,跟原來相比,一個時鐘周期內可以傳送比原來多一倍的數據,DDR就是DOUBLE DATA RATE的縮寫,意思就是雙倍的數據傳輸速率。在133MHZ的外頻下,DDR的傳輸速度是266,外頻提高到200MHZ的時候,DDR的傳輸速度是400,DDR266的內存和DDR400的內存就是這個意思。

        再看一下現在外頻、內存頻率、CPU的前端總線的的關系。在以前P3的時候,133的外頻,內存的頻率就是133,CPU的前端總線也是133,三者是一回事。現在P4的CPU,在133的外頻下,前端總線達到了533MHZ,內存頻率是266(DDR266)。問題出現了,前端總線是CPU與內存發生聯系的橋梁,P4這時候的前端總線達到533之高,而內存只有266的速度,內存比CPU的前端總線慢了一半,理論上CPU有一半時間要等內存傳數據過來才能處理數據,等于內存拖了CPU的后腿。這樣的情況的確存在的,845和848的主板就是這樣。于是提出一個雙通道內存的概念,兩條內存使用兩條通道一起工作,一起提供數據,等于速度又增加一倍,兩條DDR266就有266X2=533的速度,剛好是P4 CPU的前端總線速度,沒有拖后腿的問題。外頻提升到200的時候,CPU前端總線變為800,兩條DDR400內存組成雙通道,內存傳輸速度也是800了。所以要P4發揮好,一定要用雙通道內存,865以上的主板都提供這個功能。但845和848主板就沒有內存雙通道功能了。

        剛才說的是INTEL P4的FSB概念,它的對手AMD的CPU有所不同。

        舊的462針腳的AMD CPU,采用ev6前端總線,相當于外頻的兩倍,也就是133外頻時,AMD 462腳的CPU的FSB是266,使用DDR266內存和他搭配就剛剛好,如果用兩條DDR266做成雙通道,雖然內存有533的傳輸速度,但對于266的FSB,作用不大,所以雙通道內存對CPU的幫助不明顯。

        新的AMD 754/939 64位CPU,內部就集成了內存管理器(以前內存管理器在主板心片里),所以AMD 64位CPU的B頻率與CPU實際頻率一致。
        ★FSB只指CPU與北橋芯片之間的數據傳輸速率,又稱前端總線。FSB=CPU外頻*4。
        這個參數指的就是前端總線的頻率,它是處理器與主板交換數據的通道,既然是通道,那就是越大越好,現在主流中最高的FSB是800M,向下有533M、400M和333M等幾種,它們價格是遞減的。

        FSB(或是FrontSideBus,前端總線)是超頻最容易和最常見的方法之一。FSB是CPU與系統其它部分連接的速度。它還影響內存時鐘,那是內存運行的速度。一般而言,對FSB和內存時鐘兩者來說越高等于越好。然而,在某些情況下這不成立。例如,讓內存時鐘比FSB運行得快根本不會有真正的幫助。同樣,在AthlonXP系統上,讓FSB運行在更高速度下而強制內存與FSB不同步(使用稍后將討論的內存分頻器)對性能的阻礙將比運行在較低FSB及同步內存下要嚴重得多。

        FSB在Athlon和P4系統上涉及到不同的方法。在Athlon這邊,它是DDR總線,意味著如果實際時鐘是200MHz的話,那就是運行在400MHz下。在P4上,它是“四芯的”,所以如果實際時鐘是相同的200MHz的話,就代表800MHz。這是Intel的市場策略,因為對一般用戶來說,越高等于越好。Intel的“四芯”FSB實際上具有一個現實的優勢,那就是以較小的性能損失為代價允許P4芯片與內存不同步運行。每個時鐘越高的周期速度使得它越有機會讓內存周期與CPU周期重合,那等同于越好的性能。


        關鍵詞: 前端總線FS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栾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仙游县| 永和县| 渭南市| 滁州市| 比如县| 朝阳区| 云梦县| 砀山县| 巴塘县| 黔东| 诏安县| 聊城市| 云龙县| 拉孜县| 察隅县| 新干县| 榕江县| 长海县| 四平市| 喀喇| 墨玉县| 聂荣县| 金川县| 奉化市| 成武县| 安泽县| 福清市| 昆明市| 上杭县| 洛川县| 淳安县| 志丹县| 青河县| 山东省| 贺州市| 日喀则市| 邯郸市|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