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RS232 協議簡介

        RS232 協議簡介

        作者: 時間:2016-12-13 來源:網絡 收藏
        RS-232是個人計算機上的通訊接口之一,由電子工業協會(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 所制定的異步傳輸標準接口。通常 RS-232 接口以9個接腳 (DB-9) 或是25個接腳 (DB-25) 的型態出現,一般個人計算機上會有兩組 RS-232 接口,分別稱為 COM1 和 COM2。

        RS-232-C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29560.htm

        RS-232-C是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種串行物理接口標準。RS是英文“推薦標準”的縮寫,232為標識號,C表示修改次數。RS-232-C總線標準設有25條信號線,包括一個主通道和一個輔助通道。在多數情況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對于一般雙工通信,僅需幾條信號線就可實現,如一條發送線、一條接收線及一條地線。

        RS-232-C標準規定的數據傳輸速率為每秒50、75、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

        RS-232-C標準規定,驅動器允許有2500pF的電容負載,通信距離將受此電容限制,例如,采用150pF/m的通信電纜時,最大通信距離為15m;若每米電纜的電容量減小,通信距離可以增加。傳輸距離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屬單端信號傳送,存在共地噪聲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擾等問題,因此一般用于20m以內的通信。

        串行通信接口標準經過使用和發展,目前已經有幾種。但都是在RS-232標準的基礎上經過改進而形成的。所以,以RS-232C為主來討論。RS-323C標準是美國EIA(電子工業聯合會)與BELL等公司一起開發的1969年公布的通信協議。它適合于數據傳輸速率在0~20000b/s范圍內的通信。這個標準對串行通信接口的有關問題,如信號線功能、電器特性都作了明確規定。由于通行設備廠商都生產與RS-232C制式兼容的通信設備,因此,它作為一種標準,目前已在微機通信接口中廣泛采用。

        在討論RS-232C接口標準的內容之前,先說明兩點:

        首先,RS-232-C標準最初是遠程通信連接數據終端設備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與數據通信設備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而制定的。因此這個標準的制定,并未考慮計算機系統的應用要求。但目前它又廣泛地被借來用于計算機(更準確的說,是計算機接口)與終端或外設之間的近端連接標準。顯然,這個標準的有些規定及和計算機系統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矛盾的。有了對這種背景的了解,我們對RS-232C標準與計算機不兼容的地方就不難理解了

        其次,RS-232C標準中所提到的“發送”和“接收”,都是站在DTE立場上,而不是站在DCE的立場來定義的。由于在計算機系統中,往往是CPU和I/O設備之間傳送信息,兩者都是DTE,因此雙方都能發送和接收。

        一、RS-232-C

        RS-232C標準(協議)的全稱是EIA-RS-232C標準,其中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美國電子工業協會,RS(recommeded standard)代表推薦標準,232是標識號,C代表RS232的最新一次修改(1969),在這之前,有RS232B、RS232A。。它規定連接電纜和機械、電氣特性、信號功能及傳送過程。常用物理標準還有有RS-232-C、RS-422-A、RS-423A、RS-485。 這里只介紹RS-232-C(簡稱232,RS232)。 例如,目前在IBM PC機上的COM1、COM2接口,就是RS-232C接口。

        1.電氣特性

        EIA-RS-232C對電器特性、邏輯電平和各種信號線功能都作了規定。

        在TxD和RxD上:邏輯1(MARK)=-3V~-15V

        邏輯0(SPACE)=+3~+15V

        在RTS、CTS、DSR、DTR和DCD等控制線上:

        信號有效(接通,ON狀態,正電壓)=+3V~+15V

        信號無效(斷開,OFF狀態,負電壓)=-3V~-15V

        以上規定說明了RS-323C標準對邏輯電平的定義。對于數據(信息碼):邏輯“1”(傳號)的電平低于-3V,邏輯“0”(空號)的電平高于+3V;對于控制信號;接通狀態(ON)即信號有效的電平高于+3V,斷開狀態(OFF)即信號無效的電平低于-3V,也就是當傳輸電平的絕對值大于3V時,電路可以有效地檢查出來,介于-3~+3V之間的電壓無意義,低于-15V或高于+15V的電壓也認為無意義,因此,實際工作時,應保證電平在±(3~15)V之間。

        EIA-RS-232C與TTL轉換:EIA-RS-232C是用正負電壓來表示邏輯狀態,與TTL以高低電平表示邏輯狀態的規定不同。因此,為了能夠同計算機接口或終端的TTL器件連接,必須在EIA-RS-232C與TTL電路之間進行電平和邏輯關系的變換。實現這種變換的方法可用分立元件,也可用集成電路芯片。目前較為廣泛地使用集成電路轉換器件,如MC1488、SN75150芯片可完成TTL電平到EIA電平的轉換,而MC1489、SN75154可實現EIA電平到TTL電平的轉換。MAX232芯片可完成TTL←→EIA雙向電平轉換。

        2、連接器的機械特性:

        連接器:由于RS-232C并未定義連接器的物理特性,因此,出現了DB-25、DB-15和DB-9各種類型的連接器,其引腳的定義也各不相同。下面分別介紹兩種連接器。

        (1)DB-25: PC和XT機采用DB-25型連接器。DB-25連接器定義了25根信號線,分為4組:

        ①異步通信的9個電壓信號(含信號地SG)2,3,4,5,6,7,8,20,22

        ②20mA電流環信號 9個(12,13,14,15,16,17,19,23,24)

        ③空6個(9,10,11,18,21,25)

        ④保護地(PE)1個,作為設備接地端(1腳)

        DB-25型連接器的外形及信號線分配如圖3所示。注意,20mA電流環信號僅IBM PC和IBM PC/XT機提供,至AT機及以后,已不支持。

        (2)DB-9連接器

        在AT機及以后,不支持20mA電流環接口,使用DB-9連接器,作為提供多功能I/O卡或主板上COM1和COM2兩個串行接口的連接器。它只提供異步通信的9個信號。DB-25型連接器的引腳分配與DB-25型引腳信號完全不同。因此,若與配接DB-25型連接器的DCE設備連接,必須使用專門的電纜線。

        電纜長度:在通信速率低于20kb/s時,RS-232C所直接連接的最大物理距離為15m(50英尺)。

        最大直接傳輸距離說明:RS-232C標準規定,若不使用MODEM,在碼元畸變小于4%的情況下,DTE和DCE之間最大傳輸距離為15m(50英尺)。可見這個最大的距離是在碼元畸變小于4%的前提下給出的。為了保證碼元畸變小于4%的要求,接口標準在電氣特性中規定,驅動器的負載電容應小于2500pF。

        3、RS-232C的接口信號

        RS-232C規標準接口有25條線,4條數據線、11條控制線、3條定時線、7條備用和未定義線,常用的只有9根,它們是

        (1)聯絡控制信號線:

        數據裝置準備好(Data set ready-DSR)——有效時(ON)狀態,表明MODEM處于可以使用的狀態。

        數據終端準備好(Data set ready-DTR)——有效時(ON)狀態,表明數據終端可以使用。

        這兩個信號有時連到電源上,一上電就立即有效。這兩個設備狀態信號有效,只表示設備本身可用,并不說明通信鏈路可以開始進行通信了,能否開始進行通信要由下面的控制信號決定。

        請求發送(Request to send-RTS)——用來表示DTE請求DCE發送數據,即當終端要發送數據時,使該信號有效(ON狀態),向MODEM請求發送。它用來控制MODEM是否要進入發送狀態。

        允許發送(Clear to send-CTS)——用來表示DCE準備好接收DTE發來的數據,是對請求發送信號RTS的響應信號。當MODEM已準備好接收終端傳來的數據,并向前發送時,使該信號有效,通知終端開始沿發送數據線TxD發送數據。

        這對RTS/CTS請求應答聯絡信號是用于半雙工MODEM系統中發送方式和接收方式之間的切換。在全雙工系統中作發送方式和接收方式之間的切換。在全雙工系統中,因配置雙向通道,故不需要RTS/CTS聯絡信號,使其變高。

        接收線信號檢出(Received Line detection-RLSD)——用來表示DCE已接通通信鏈路,告知DTE準備接收數據。當本地的MODEM收到由通信鏈路另一端(遠地)的MODEM送來的載波信號時,使RLSD信號有效,通知終端準備接收,并且由MODEM將接收下來的載波信號解調成數字兩數據后,沿接收數據線RxD送到終端。此線也叫做數據載波檢出(Data Carrier dectection-DCD)線。

        振鈴指示(Ringing-RI)——當MODEM收到交換臺送來的振鈴呼叫信號時,使該信號有效(ON狀態),通知終端,已被呼叫。

        (2)數據發送與接收線:

        發送數據(Transmitted data-TxD)——通過TxD終端將串行數據發送到MODEM,(DTE→DCE)。

        接收數據(Received data-RxD)——通過RxD線終端接收從MODEM發來的串行數據,(DCE→DTE)。

        (3)地線

        有兩根線SG、PG——信號地和保護地信號線,無方向。

        上述控制信號線何時有效,何時無效的順序表示了接口信號的傳送過程。例如,只有當DSR和DTR都處于有效(ON)狀態時,才能在DTE和DCE之間進行傳送操作。若DTE要發送數據,則預先將DTR線置成有效(ON)狀態,等CTS線上收到有效(ON)狀態的回答后,才能在TxD線上發送串行數據。這種順序的規定對半雙工的通信線路特別有用,因為半雙工的通信才能確定DCE已由接收方向改為發送方向,這時線路才能開始發送。

        2個數據信號:發送TXD;接收RXD。

        1個信號地線:SG。

        6個控制信號:

        數傳機(即modem)準備好,Data Set Ready.

        數據終端(DTE,即微機接口電路,如Intel8250/8251,16550)準備好,Data Terminal Ready。

        DTE請求DCE發送(Request To Send)。

        DCE允許DTE發送(Clear To Send),該信號是對RTS信號的回答。

        DCD數據載波檢出,Data Carrier Detection當本地DCE設備(Modem)收到對方的DCE設備送來的載波信號時,使DCD有效,通知DTE準備接收, 并且由DCE將接收到的載波信號解調為數字信號, 經RXD線送給DTE。

        振鈴信號 Ringing當DCE收到交換機送來的振鈴呼叫信號時,使該信號有效,通知DTE已被呼叫。

        總結:RS-232數據接發方式為全雙工,不過傳輸距離較短,一般為15m,不能應用于數據傳輸距離較長的系統中。

        RS232缺點:由于RS-232-C接口標準出現較早,難免有不足之處,主要有以下四點:

        (1) 接口的信號電平值較高,易損壞接口電路的芯片,又因為與TTL 電平不兼容故需使用電平轉換電路方能與TTL電路連接。

        (2) 傳輸速率較低,在異步傳輸時,波特率為20Kbps。

        (3) 接口使用一根信號線和一根信號返回線而構成共地的傳輸形式, 這種共地傳輸容易產生共模干擾,所以抗噪聲干擾性弱。

        (4) 傳輸距離有限,最大傳輸距離標準值為50英尺,實際上也只能用在50米左右。



        關鍵詞: RS232協議簡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定县| 科尔| 丰镇市| 龙岩市| 涿鹿县| 瓦房店市| 吴江市| 上思县| 格尔木市| 岱山县| 石棉县| 岗巴县| 甘南县| 金乡县| 井陉县| 富川| 根河市| 锡林浩特市| 江西省| 万安县| 康平县| 琼结县| 富宁县| 雷州市| 荣成市| 乌兰浩特市| 昌江| 胶南市| 夏河县| 芦山县| 开原市| 淮阳县| 吐鲁番市| 方城县| 邯郸市| 沛县| 清丰县| 保山市| 泾源县| 措勤县| 哈巴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