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訊協議的含義和區別?
最開始出現的串口通信協議是RS232,1962年發布的。由于其傳輸速度、單向傳遞、傳輸距離短等多方面的制約,因此使用受到限制。于是人們在RS232的基礎上做了相應的改進,提高了相應的傳輸速度、傳輸距離,于是出現了RS422的雛形,并在工業上得到了相應的應用。但由于任然是單向傳輸的,使構成的網絡只能是單向的。既只能是主機給從機發送指令或數據,從機只能接受并處理相應的消息,不能反映相應的結果。于是人們又做了相應的調整。最后于1983年發布了RS485通信協議。
RS232協議是一種簡單的串口通信協議,也是最基本的。一般用在實驗室等短距離、對傳輸速度等要求不高的場合,并且與TTL電平不兼容。RS422有了相應的提高。是一種單機發送,多機接收的平衡通信協議接口,傳輸速度最高可以達到10Mbps,傳輸距離最遠可達到4000英尺,并且在這條平衡總線上能最多帶10個從機,但是任然是單向的傳輸,RS485是一種多點,雙向通信的平衡通信協議接口。再RS422的基礎上增加了網絡中接點(多機)的數量和雙向通信能力,同時還增加了驅動器的傳輸能力和沖突保護特性,擴展了總線共模范圍。傳輸速度最高可以達到10Mbps,標準距離可以達到4000英尺,實際能達到3000米,并且在這條線上最多可以帶128個收發器。RS-485標準是半雙工通信協議, RS-485適用于收發雙方共享一對線進行通信,也適用于多個點之間共享一對線路進行總線方式聯網,但通信只能是半雙工的。
所謂的全雙工通信協議指在通信的任意時刻,線路上存在A到B和B到A的雙向信號傳輸。在全雙工方式下,通信系統的每一端都設置了發送器和接收器,因此,能控制數據同時在兩個方向上傳送。全雙工方式無需進行方向的切換,因此,沒有切換操作所產生的時間延遲,這對那些不能有時間延誤的交互式應用(例如遠程監測和控制系統)十分有利。這種方式要求通訊雙方均有發送器和接收器,同時,需要2根數據線傳送數據信號。(可能還需要控制線和狀態線,以及地線)。
全雙工(Full Duplex)是指在發送數據的同時也能夠接收數據,兩者同步進行,這好像我們平時打電話一樣,說話的同時也能夠聽到對方的聲音。目前的網卡一般都支持全雙工。全雙工以太網使用兩對電纜線,而不是像半雙工方式那樣使用一對電纜線。全雙工方式在發送設備的發送方和接收設備的接收方之間采取點到點的連接,這意味著在全雙工的傳送方式下,可以得到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
現在的傳輸設備光端機,如PCM,PC等通訊設備基本上都有這幾種協議的應用。在沒有開發出新的通訊協議的情況下,仍將占據一份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