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奧巴馬都在用的聊天機器人,將要火爆全球?

        奧巴馬都在用的聊天機器人,將要火爆全球?

        作者: 時間:2016-12-12 來源:網絡 收藏
        著名的網絡媒體“BackChanel”日前撰文稱,聊天機器人作為一項熱門的技術,將會顛覆手機應用(APP),在個人生活、公司客服、政府服務方面都有很好的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28710.htm

        文章將此稱為即將到來的“真正革命”。未來,聊天機器人可以成為你的私人小秘書。


        開通支付功能后,“臉譜”聊天機器人或能幫助商家做電商生意。

          

        “臉譜”獨立聊天軟件Messenger于9月中旬開通支付功能,業務負責人認為Messenger上的聊天機器人能幫助商家做好電商生意。

          

        中國的一家公司近日也發布了名叫“一個AI”的創建聊天機器人的免費在線平臺,開發者、產品甚至是運營人員都可以輕松地開發聊天機器人應用,為企業提供免費創建垂直領域聊天機器人服務,客服與導購為其典型的使用場景。

          

        奧巴馬用機器人與民眾對話

        再回溯到今年8月,白宮首席信息官宣布了一個令奧巴馬總統頗感興趣的東西——Messenger機器人。有了它,公民便可直接通過自己的“臉譜”賬號與政府“對話”。

          

        在科技領域,美國政府歷來都不是先行者,所以如果連他們都積極擁抱聊天機器人,就說明這種技術已經逐步成熟。斯坦福大學最近發布了一個報告《2030年的人工智能與生活》,其中也提到了聊天機器人相關信息。

          

        作用1:識別情緒

        聊天機器人這么火熱,它究竟能代替我們做什么?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有人說“這個女孩看到有個人拿著望遠鏡”,那么根據上下文語境,我們可以知道他的意思是這個女孩看到了有人用望遠鏡,還是攜帶著望遠鏡。這就是聊天機器人要學會的人類溝通技巧。

          

        谷歌的API.AI的目標就是解決這樣的問題。該公司提供的API(應用程序接口)能進行語音識別、意圖識別和語境管理,而開發者還可以向自己的聊天機器人提供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

          

        此外,更進一層次的要求,就是聊天機器人將來可以體會人的情緒。這是“臉譜”公司正在研發的方向。如果用戶頻繁使用語音輸入,那么Facebook和谷歌等科技巨頭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的情緒。這將幫助推動它們服務的個性化。

          

        語速更快 充滿表情

        公司還力求塑造機器人的好友形象,讓客服與機器人說話時更隨意,語速更快,充滿表情。當然,這就要求機器人還負責記錄、閱讀及分析我們與好友交流的方式。

          

        作用2:貼心“小秘書”

        聊天機器人代替人工客服,已經為企業與客戶的交流互動提供了一種新的嘗試,并為企業提供一個新的渠道宣傳自己。如今的品牌和企業都在大舉涌向社交媒體,利用各種平臺通過更簡單的方式向粉絲廣播內容。

          

        然而,一個品牌如何才能同時處理成千上萬的對話呢?聊天機器人便是一種解決方案。因為,聊天服務所帶來的便利可以提升用戶參與度——并能借助這種親密的關系來加深用戶忠誠度。

          

        聊天機器人還可以成為你的私人小秘書,幫助你執行任務,組織團隊會議,或者幫你制定一份旅行行程單,幫你分析團隊的飲食偏好。這會大大節省你的時間,解除困擾,而且整個過程都非常有趣。

          

        如果你跟Siri有過溝通,通過電子郵件與一個名叫Amy Ingram的人安排過日程,或者借助Slack的助手組織過團體會議,你肯定已經與聊天機器人有過親密互動。

          

        報道稱,我們很少有機會能夠看清擺在自己面前的科技革命,而我們目前正處于這樣的時期。即便你尚未意識到它的存在,但聊天機器人其實已經無處不在。

          

        背景鏈接

        早期聊天機器人

        假裝成“人”騙過3人

        世界上最早的聊天機器人誕生于20世紀80年代,名為“阿爾貝特”,用BASIC語言編寫而成。

          

        1950年,圖靈在哲學刊物《思維》上發表“計算機器與智能”的文章,提出了后來經典的圖靈測試——交談能檢驗智能,如果一臺計算機能像人一樣對話,它就能像人一樣思考。他由此獲稱“人工智能之父”。

          

        1991年,美國科學家兼慈善家休·勒布納設立人工智能年度比賽——勒布納獎,號稱是對圖靈測試的第一種實踐,旨在獎勵最擅長模仿人類真實對話場景的機器人。

          

        2008年,勒布納獎人工智能獎最后一輪10月12日在英國雷丁大學展開。艾爾博特等6種軟件程序擊敗另外7種程序,獲決賽資格。

          

        艾爾博特與12個陌生人交談,力圖讓他們相信它是“人”。一番爭論、笑聲過后,這一電腦程序成功騙過3人,在人工智能比賽中拔得頭籌,朝“成為史上第一臺能思考的機器”目標更進一步。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大连市| 大庆市| 恭城| 桃园市| 冷水江市| 宜兰市| 苏尼特右旗| 大同市| 永安市| 改则县| 红河县| 乐东| 伊吾县| 普格县| 涿鹿县| 封丘县| 荔浦县| 上思县| 上蔡县| 高淳县| 开化县| 武乡县| 万州区| 醴陵市| 吉林省| 龙岩市| 甘德县| 社旗县| 阿拉善左旗| 南华县| 吉水县| 堆龙德庆县| 沁阳市| 康定县| 威信县| 滦平县| 秦皇岛市| 常德市| 大渡口区| 民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