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LED燈具的工業設計戰略
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浪潮中,LED燈具作為固態照明產品替代現有的氣態照明產品已是大勢所趨,并且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替代過程,但是總地來說,這個替代過程還是剛剛開始,使用上百年的白熾燈一族尚在廣泛使用,LED燈具普及使用尚需時日,而且目前還存在不少不利因素,例如散熱、光效等技術難題,成本價格問題,用戶的使用習慣問題,等等。LED燈具制造企業理所當然要 努力解決以上問題,同時,還要對另一個重要問題引起重視,這就是LED燈具的工業設計因素,LED燈具實現了光源的革新,但如何實現材料、結構、外觀造型燈方面的配套創新,使得燈具最好地體現光源的效果,更容易為廣大用戶喜歡接受,這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課題。在核心技術上,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一般燈具制造企業發揮的空間有限,難以做到八仙過海,但是在工業設計方面,由于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廣大企業完全可以各顯神通,讓燈具更加節約材料,更加環保,更加好用,從而加速LED燈具的普及應用,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越來越低碳和美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25723.htm一、依靠工業設計提升產品附加值是世界共識
國際工業設計協會聯合會自1957年成立以來,組織研究人員給工業設計下過兩次定義。在1980年舉行的第十一次年會上公布的修定后的工業設計的定義為:“就批量生產的產品而言,憑借訓練、技術知識、經驗及視覺感受而賦予材料、結構、構造、形態、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裝飾以新的品質和資格,這叫做工業設計。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工業設計師應在上述工業產品的全部側面或其中幾個方面進行工作,而且,當需要工業設計師對包裝、宣傳、展示、市場開發等問題的解決付出自己的技術知識和經驗以及視覺評價能力時,也屬于工業設計的范疇。”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權威解釋是,工業設計是以工業產品為主要對象,綜合運用科技成果和工學、美學、心理學、經濟學等知識,對產品的功能、結構、形態及包裝等進行整合優化的創新活動。
工業設計的核心是產品設計,廣泛應用于輕工、紡織、機械、電子信息等行業。工業設計產業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是工業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大力發展工業設計,是豐富產品品種、提升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是創建自主品牌,提升工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消費需求的客觀要求。北京市工業設計促進會、北京市技術創新與生產力促進中心在進行大量案例分析后指出:“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科技是第一次競爭,而產品的工業設計是第二次競爭。當掌握了技術之后,隨之而來的就是激烈的帶有深厚市場色彩的設計和品牌的競爭。在當今科技飛速發展的年代,兩次競爭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很多國際上的大企業在市場長遠戰略下將技術和工業設計并行開發,在推出產品的時候,已經在應用形式和產品外觀上成為市場成熟的產品了,我國的高科技應盡快地學會和掌握這種系統的方法,真正以高科技高設計面對國際上的挑戰。”
工業設計對于企業的實際好處是有案可查的。現在風頭十足的美國蘋果公司和韓國三星電子公司都是以工業設計傲視同儕、引領潮流的杰出代表。1990年代蘋果公司幾乎瀕臨倒閉,是一款別出心裁的iMac讓蘋果再創輝煌,隨后開發的iPod音樂播放器進一步發出了蘋果工業設計的強音,后來的iPhone 則讓蘋果的工業設計水平和品牌價值達到了現在的頂峰階段,以至于其它數碼產品甚至燈具等非數碼行業的產品也紛紛仿效其工業設計風格。三星電子是世界最大的電視機和手機品牌企業,工業設計是其后來居上的法寶之一,三星電子的工業設計戰略眾所周知,“三星是利用設計提高品牌價值和擴大市場份額的典范。”美國伊利諾伊工學院設計學院一位專家說。 國內也有很多企業依靠工業設計實現了經濟效益的增長和品牌價值的提升,例如美的、海爾等著名企業以及許多中小企業,廣州毅昌科技公司就是國內專業和領先的工業設計服務企業,已經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并且迎接了溫家寶等中央領導的蒞臨視察。
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都把工業設計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很多國家制定國家設計振興政策,培育和扶持設計產業所乏力應對的、屬于中長期戰略發展性的項目,政府在推動工業設計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今年4月8日,著名的女政治家、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去世,她曾出席英國“產品設計與市場成功”的工業設計高級研討會,強調:“工業設計是英國工業的命脈,對英國來說,這在一定程度上比首相的工作還重要。”英國**專門成立了“英國設計委員會”,開展“設計顧問計劃”和“扶持設計計劃”,使工業設計逐步走向產業化、集成化,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美國是最早實現工業設計職業化的國家,工業設計與市場緊密結合。設計管理在商業競爭中的運用,為美國制造業的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德國是工業設計的發源地,有健全的教育體制,工業設計教育普及程度很高。1919年德國包豪斯設計學校建立,德國開始興起工業設計并成為工業設計中心,加上后來的漢諾威工業設計論壇、德國的紅點工業設計獎和iF工業設計獎,德國的工業設計體系由此享譽世界。以汽車和電器著稱的日本投入工業設計開發的資金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居世界首位。日本通產省內設立“設計政策辦公室”,下設“產業設計振興會”,并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日本設計日”,頒布國家級“優秀設計獎”。韓國**每年投入400億韓元推動設計產業的發展。韓國產業資源部下設機構“工業設計振興院”,提高了人們對工業設計的認識,把工業設計作為單獨的產業來發展。每年由國庫撥出資金相當于人民幣3億多元用于工業設計的示范、交流、評選等,把工業設計推動到各個方面,每年都評選出總統大獎。縱觀當今世界,凡是在設計競爭力強大的國家和地區,無不設立有**或國家級設計組織的工業設計獎,如英國的設計委員會獎、日本的GD獎、美國的IDEA獎、德國的IF獎、意大利的總統三年大獎、丹麥的DG獎、臺灣的國家精品獎、香港的工商總會設計獎等等。
工業設計在改革開放之初引入我國,經過30年的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引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的關注。2001年7月,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聯合相關專業機構設立“中國產品創新設計獎”,成為我國第一項國家級的有關產品設計方面的權威獎項,也是目前工業設計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大獎。這一產品創新設計獎的設立,標志著我國工業設計界在充當了長期的幕后英雄之后第一次走到了前臺。此后,各個地方的**部門、學術機構和著名企業紛紛采取行動,支持和參與工業設計發展事業。專業論壇和學術會議長期舉行,例如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主辦的每年一次的全國工業設計學術年會;工業設計展會定期在某些城市舉辦,例如無錫市中國工業設計盛典,廣州工業設計周;工業設計獎項定期評比頒發,例如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的紅星獎,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的紅棉獎,由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主辦的中國工業設計十佳大獎,國內最具權威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也于2012年開始;工業設計基地陸續開建開業,例如廣東工業設計城,青島工業設計園,寧波和豐工業設計廣場等;工業設計大賽此起彼伏,東部沿海地區工業發達的大中城市幾乎都定期舉行工業設計大賽,一批批優異產品榮獲獎勵乃至走向市場。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政策措施,促進本地工業設計產業發展,例如國家工業部、北京市、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四川省等都出臺了促進工業設計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更加重視,國內每年舉行高校工業設計教育研討會,舉行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廣東省和浙江省先后出臺了工業設計師職業評定文件,該職業得到**規范和認可。同時,中國工業設計產業積極加強對外交流,國家工業設計示范基地順德的廣東工業設計城引進日本和韓國的著名設計機構,聯合國命名的“設計之都”深圳工業設計協會前往北歐國家參觀考察并且簽署合作文件。
2012年12月,現任國務院副總理、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參觀第六屆廣東工業設計活動周工業設計展時表示:轉型升級,工業設計絕對是重要推手,重要舉措。而且可能在轉型升級里面,工業設計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措施。同月,新上任的**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蒞臨佛山市順德區視察廣東工業設計城,鼓勵進一步發展工業設計產業。
可以說,隨著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推進,世界產業競爭的加劇,中國企業轉型升級的深入,中國企業對工業設計的認識將繼續深化,中國工業設計產業將迎來新**。
國內有些人士熱衷于談核心技術,其實無論是核心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