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LED芯片技術不斷進步價格保持平穩
2013年還比較膠著與不明朗的LED芯片市場,今年卻開始逐漸清晰,一些小的、沒有上市的芯片企業紛紛開始尋求并購和合作,更有甚者已經停產,準備退出這個領域。去年還在苦撐待變的企業,現在只能看到上市企業還在繼續堅持。在行業沉淀十數年,經驗豐富的從業者敏感地發現,LED芯片領域,已經開啟了集中化的步伐,或許兩年之內,將決出生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25555.htm技術不斷進步價格保持平穩
今年的芯片價格沒有再下降,因為技術和市場已經比較穩定,加上許多企業的產能還沒有完全利用,今年隨著技術成熟與市場的帶動,產能已經逐漸開出。芯片需求一直在增加,但是由于芯片的供應量也相應的擴大,所以芯片價格今年不會跌也不會漲,實際情況應該是勉強保持供需平衡。
當然,價格不變并不代表芯片企業沒有利潤。由于技術的進步,有的芯片企業在維持質量的前提下,開始將芯片面積做小一點。在電性能、發光亮度一樣的情況下,面積縮小,單位原材料的產量自然增加。如原來一片兩寸晶片能做三萬顆的芯片,將芯片面積縮小就能做到三萬五千顆芯片,每顆芯片在亮度與價格保持一樣的話,那多出五千顆就是利潤,所以許多企業都在努力將技術再提升得到更大的利潤。
目前的價格還是會有下降的空間。根據LED界的海茲定律(HaitzLaw),生產技術不斷進步、生產力與產品良率持續提升,芯片的價格毫無疑問還會往下降。到那時,技術落后與墨守成規的LED芯片企業就會被淘汰。同時,企業在降低面積時還必須注意產品性能,如果一樣的面積,一家企業的產品亮度比別人低,一片晶片切割出來同樣面積的芯片賣出的價格就會比別人少,同樣會虧損,甚至導致企業經營不下去。此外,芯片企業的現金流非常重要,如果現金流周轉不下去,也會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
用于芯片制造的設備如MOCVD等外延設備,2014年沒有漲價的跡象,因為設備商不敢漲價,當然也沒有跌價的跡象,但是他們會把設備效能提升。
總體規模不變企業不斷擴大
未來會有一家或兩家中國芯片企業的規模會越來越大,整體格局應該是一大多小,就像臺灣目前是一家大的芯片公司,其他都是規模較小的公司,大的那家企業會占整個芯片市場份額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大陸目前也是一樣,像三安光電,就基本占了整個中國LED芯片市場的一半左右。
但是,資本流入新的芯片公司數量將不會增長,因為之前投入太大,已經透支了市場需求,上游的芯片領域現在還在消化以前的投資。就葉國光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中國大概還有三分之一的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沒有開出產能,需要去整合,現在我們看到有一些大的企業開始有所動作了,新的一輪LED并購潮已經開始。
即使有新進的資本,他們也會找一些差異化的東西去做。一大多小的格局形成后,小企業就要想辦法努力打破宿命,不斷改變以求生存與發展。尤其是在這個不進則退的LED上游行業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