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如何加快技術創新
近年來,國內LED顯示屏行業洗牌浪潮越演越烈,眾多LED顯示屏企業都在這競爭紅海中倒下。其根本原因主要歸咎于我國LED顯示屏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表現不足,企業的總體創新水平比較低。主要表現在技術含量高的新產品、引領市場發展的核心產品不足,“克隆”技術和產品的現象普遍,行業內能在推動技術進步和提升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龍頭企業缺乏,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25550.htm我國LED顯示屏產業的技術水平相對先進,主要產品和關鍵技術與國際同行業的先進水平能夠保持一致,但工藝水平比較落后,在產品規范化、整機系統設計、可靠性、制造工藝、檢測測試手段等方面與國外有明顯的差距。并且目前市場環境下LED顯示屏行業發展的格局也正在變化著重大變化。
LED顯示屏企業必須具有必須調整戰略,加大創新力度。我國LED顯示產業的標準體系已具有一定的基礎,顯示屏的標準化工作,既要在顯示屏整機標準化方面加強工作,也要在器件、基礎材料等方面予以完善,建議顯示屏的標準化工作加強與材料、器件等上下游產業鏈標準化的合作與協同,同時對相關標準的采用和學習推廣予以重視。
所以,目前我國LED顯示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形成和建設任重道遠。要真正提高我國LED顯示產業在全球產業中的競爭力,需要從以下方面努力和改進:其一,加強宣傳,擴大影響,改善形象,提高社會的認知度;其二,提升產品的技術工藝水平,塑造中國制造之新型內涵;其三,培育形成具有較強綜合實力和規模的代表性企業。
LED技術創新案例:
廈大利用超薄鋁膜破解深紫外線LED難題
廈門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在高鋁組分氮化物深紫外線發光二極管表面覆蓋一層超薄的鋁膜,破解了制約這一發光器件得以更廣泛應用的“光抽取效率”關鍵難題,為未來此類器件在醫療、環保、軍事等領域的產業化應用開啟新的方法和思路。
廈大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康俊勇研究組下的課題小組經過幾年攻關,課題小組副教授黃凱與博士生高娜等借用一個超薄鋁膜破解了這一難題。當在一個深紫外線發光二極管表面鍍上一層僅有5納米的超薄鋁膜時,這層鋁膜不但沒有像傳統鏡子一樣將器件發出的光更多地反射回去,反而巧妙地將器件向側面射出的光收集起來,穿過鋁膜層,從正面射出,實現了光抽取效率的提高。
黃凱解釋說,這是因為當鋁膜做得非常薄之后,其中的納米效應使它不同于傳統鏡子將光反射回去,而是集中吸收,實現光的收集和正面發射。試驗表明,這層鋁制“外衣”對紫外線發光二極管光抽取效率的貢獻度將隨波長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說來,波長越短的光,效率越高。數據顯示,同是鍍上這層鋁膜,波長約310納米的紫外線發光二極管,光抽取效率可提高約20%;波長約290納米的紫外線發光二極管,光抽取效率可提高約50%;而對于波長約280納米的深紫外線發光二極管來說,光抽取效率則可提高130%。
全球首創:36伏照明產品河源誕生
經過多年攻關,一種全球首創的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的照明產品——“36伏LED照明系統”近日在河源研制成功并批量生產,其發明人為連平縣元善鎮中心小學老師劉東興領銜的一個科研團隊。
據悉,“36伏LED照明系統”由“交流220伏變直流36伏”的安全節能開關和36伏LED照明燈具兩部分組成。這項發明一大優點是使用者不會產生觸電危害。不產生觸電危害的關鍵在安全開關上。單這個發明,就已申請18項國家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去年,我省將“36伏安全低壓供電LED路燈照明系統研發及其應用”列入省專利技術實施計劃重點項目之一。河源職業技術學院老師、高級工程師黃錫波認為,“36伏LED照明系統”首次實現36伏安全低壓直流電向LED照明燈具供電,開創了36伏安全低壓照明技術先河,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和產業化價值。“36伏LED照明系統”由于使用低壓,不會給使用者造成傷害,并且采用統一的轉換系統,延長LED的使用壽命,因而更安全、更節能、更環保。這是LED安全低壓照明在現有技術上的大膽創新,有望替代國內外現有的220伏或110伏的電壓照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