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單片機的血壓遠程診斷系統的設計

        基于單片機的血壓遠程診斷系統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6-12-02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到醫院就診的病人也越來越多,而每位患者的基本生理特征(比如心率、脈搏、血壓等)是醫生們關注的焦點,這些小的生理特征沒有把握準或者處理不及時會導致很多不必要的傷亡。相反,判斷準確并且處理及時的話,將會大大減少損失,甚至會挽救生命。目前大部分醫院采集病人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有兩種方式:對于普通病人,每隔一段時間(一般是數小時或一天左右)到病人跟前進行測量;對于特殊的重癥病人,有專人24h進行監測。第1種方式很容易因為醫生的疏忽或較差的責任心導致檢測不到位或不及時,同時更為嚴重的隱患是,患者生理特征的突變醫生往往無法檢測到,而這些突變最有可能包含了重要的疾病信息,是診斷的關鍵點,一旦遺漏,其后果可想而知;而第2種方式雖說可以大大的降低漏診,但卻非常費時費力,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資源浪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25063.htm

          鑒于以上缺點,筆者提出一種遠程診斷系統,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只要監測系統綁定在病人身上,就會時時刻刻進行監測,并且監測結果會自動上傳給監控中心,真正實現了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能夠及時測量。當患者的某項指標超標時,系統能夠發出報警提醒醫生并記錄下此刻的異常信息。另外,該系統采用無線通訊,在使用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必受制于患者的位置或姿勢影響。

          1 遠程診斷系統模塊設計

          1.1 系統設計功能需求

          該系統的設計目的旨在解決病人在無人看守的情況下,也能自動將病情上報給醫生,既保證了病人的病情得到及時發現和治療,也解除了醫生24h看守的麻煩,即使醫生不在病房也能隨時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

          為了達到上述要求,系統必須具有如下幾點功能。

          1)自動血壓檢測:血壓監測儀應能時刻綁在患者體表進行血壓的監測;

          2)信號發送:血壓監測儀應該每隔一段時間將所測得的血壓值通過射頻方式發送到醫院檢測中心;

          3)信號的接受:監測中心收到血壓監測儀發送過來的血壓值后,需要存儲起來并繪制出血壓曲線圖;

          4)報警:當血壓出現異常時血壓監測儀能夠發出報警音提醒患者,同時檢測中心端也需要發出報警提示,告知醫生有異常情況需要緊急處理。

          1.2模塊設計思想

          檢測端的功能就是在患者身上佩戴智能血壓檢測儀,它以STC89C52為主控單元,以微壓力方式測量血壓,NRF24L01作為2.4G射頻發送模塊,并且以蜂鳴器作為報警設備。該系統以每隔1s的速度發送所檢測的血壓值,當血壓超出正常范圍的時候,蜂鳴器就會發出報警。

          控制中心端的功能主要就是接受各個檢測端發送過來的數據,它也是以STC89C52作為主控單元,以NRF24L01作為2。4G射頻接受模塊,該模塊上帶有1個RS232接口與電腦相連,2.4G收到的數據就通過該接口發送到電腦,電腦軟件會對數據進行處理并繪制成曲線。同樣,當血壓超出正常范圍的時候,電腦會發出報警。

          2 系統的硬件設計功能說明

          2.1 血壓測試儀

          本系統采用的血壓計是接觸式血壓計,這種血壓計一般采用微壓力方式,將測量模塊放在患者的手臂或手腕上,隨著手臂上的皮膚因為脈搏的跳動而跟著跳動,同時擠壓傳感器,傳感器在這種擠壓的作用下轉換成強弱不一的電信號,電信號經過放大、濾波等處理輸出給AD芯片,變換成數字信號后傳給單片機運算和處理,AD芯片采用ADC0832串行數據輸出,其中第2腳AOUT接的就是血壓計輸出的電壓信號,CS,CLK和DO分別接到單片機的3個IO口上,如圖1所示。

          2.2 無線射頻方案

          當前市面上的無線射頻方案比較多,但成熟的方案主要有315M,433M和2.4G等等,它們各有特色,并有各自的應用領域.三者當中,315M的頻率比較低,通訊速率就比較慢,但是傳輸過程中的損耗小,傳輸距離較遠,穿墻能力也最強;相反,2.4G的頻率比較高,通訊速率也就相應的很快,但是傳輸過程中的損耗比較大,傳輸距離比較短,自然穿墻能力也比較弱.同時,由于現在普及的WIFI和藍牙等技術也采用2.4G方案,所以2.4G的環境比較復雜,很容易受到通訊的干擾.綜合上述的分析,決定采用433M射頻,既兼顧了速率,也兼顧了距離.

          設計中的433M芯片采用SI4432模塊,它是由Silicon公司在09年推出的ISM頻段無線收發芯片,具有體積小巧、功耗低等特點,其工作頻段可在240-960MHz,最大輸出功率可達到+20DBm,圖2是該芯片接線圖。



          2.3 報警電路

          設計采用了無源蜂鳴器進行報警提示,當患者的血壓超出正常范圍的時候,蜂鳴器就應該發出滴滴的響聲提醒患者。無源蜂鳴器的理想驅動電流一般在20mA左右,而單片機任意1個引腳不管是拉電流能力還是灌電流能力都達不到,所以需要用1個三極管來對電流放大然后驅動蜂鳴器。這里的三極管采用S8550小功率型號的,當IO口為低電平的時候,觸發蜂鳴器響起來,接線圖如圖3所示。

          2.4 RS232 電路

          對于控制中心端來說,除了接受監測端發送來的數據外,還需要將該數據轉發給電腦端,設計中單片機跟電腦端的通訊采用RS232方式。RS232是一種常用的通訊協議,其接線簡單,數據傳輸穩定,尤其適合于近距離的有線通訊,并且現在各種處理器基本都集成了該通訊標準的接口。但是,為了將單片機的TTL信號轉換成電腦識別的232信號,就需要1個轉換芯片,本設計采用的是MAX232芯片,同時附帶1個DB9頭方便連線。

          3系統軟件設計

          系統的軟件設計采用C51語言,對單片機進行編程實現各項功能。對于監測端來說,單片機的主要功能就是每間隔一段時間采集患者血壓值,然后與標準值進行比較,同時將數據通過RF發送給控制中心。對于控制中心來說,就是等待接受監測端的數據,然后通過RS232轉發給電腦。

          4結語

          患者血壓的及時監測,以及醫生及時了解情況對于病人來說至關重要。筆者設計的遠程血壓診斷系統,采用STC89C52單片機核心控制,利用穿透力強和抗干擾能力強的433M無線收發方式來進行血壓數據的傳輸,同時為了方便醫生查看歷史數據,特意將數據上傳到電腦存儲,并且形成曲線。系統結構簡單一方面節省了醫生大量的時間,醫生可以騰出時間照顧更多的患者,另一方面,患者的身體也得到了及時的檢測,不會出現漏檢的情況,極大地保證了患者的身體健康。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高安市| 来安县| 阿坝| 岚皋县| 克东县| 清丰县| 蒙城县| 新和县| 江阴市| 承德市| 濉溪县| 登封市| 佛冈县| 渝北区| 安化县| 东兰县| 中西区| 吴堡县| 潜江市| 博兴县| 台山市| 磐石市| 武宁县| 崇信县| 温州市| 陇南市| 平原县| 张北县| 名山县| 霍州市| 奎屯市| 海宁市| 南澳县| 木兰县| 广昌县| 韶山市| 泸西县| 道真| 南投市| 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