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51單片機 晶振與復位常用典型電路

        51單片機 晶振與復位常用典型電路

        作者: 時間:2016-11-29 來源:網絡 收藏
        1.內部振蕩典型電路。
        理論上來說,振蕩頻率越高表示單片機運行速度越快,但同時對存儲器的速度和印刷電路板的要求也就越高。如同木桶原理。同時單片機性能的好壞,不僅與CPU運算速度有關,而且與存儲器的速度、外設速度等都有很大關系。因此一般選用6~12MHZ。并聯諧振電路對電容的值沒有嚴格要求,但會影響振蕩器的穩定、振蕩器頻率高低、起振快速性等。所以一般C1、C2選值20~100pF,在60~70pF時振蕩器有較高的頻率穩定性。陶瓷封裝電容可以進一步提高溫度穩定性。
        內部振蕩典型電路
        2.上電復位與按鍵復位典型電路。
        (摘自百度知道的解答)51單片機是高電平復位,所以先看給單片機加5V電源(上電)啟動時的情況:這時電容充電相當于短路(電容特性:通交流,隔直流,上電瞬間相當于交流),你可以認為RST上的電壓就是VCC,這是單片機就是復位狀態。隨著時間推移電容兩端電壓升高,即造成RST上的電壓降低,當低至閾值電壓時,即完成復位過程。
        如果按下SW(按鍵復位中的帽子按鍵),的確就是按鈕把C短路了,這時電容放電,兩端電壓都是VCC,即RST引腳電壓為VCC,如果超過規定的復位時間,單片機就復位了。當按鈕彈起后,RST引腳的電壓為0,單片機處于運行狀態。
        51單片機復位要求是:RST上加高電平時間大于2個機器周期,你用的12MHz晶振,所以一個機器周期就是1us,要復位就加2us的高電平即可。
        圖中的RC常數是51K×1uF=51ms(這是百度的配圖計算,能夠推算R和C的取值,取值僅供參考,以元件常見值為佳),即51毫秒,這個常數足夠大了。

        上電復位典型電路

        按鍵復位典型電路(似乎R2小于R1即可?)


        關鍵詞: 51單片機晶振復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海市| 深圳市| 太仆寺旗| 潢川县| 泰宁县| 徐汇区| 城口县| 紫阳县| 浦城县| 潼南县| 牟定县| 思南县| 剑川县| 安顺市| 翁源县| 永福县| 儋州市| 漳州市| 苏尼特右旗| 东山县| 通道| 自贡市| 东辽县| 延吉市| 肃北| 吴旗县| 江都市| 师宗县| 呼和浩特市| 绥中县| 五指山市| 长子县| 古浪县| 抚顺市| 大邑县| 聂拉木县| 锡林郭勒盟| 兰考县| 田阳县| 五华县| 宁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