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單片機外部上電延時復位電路的設計思路及電路設計
設計上電延時復位電路需考慮電源電壓VDD的上升時間和振蕩器的起振時間。電源電壓VDD的上升時間,與供電電源、電源所負擔的整個單片機應用系統內各部分電路有關;振蕩器的起振時間與振蕩器頻率有關,例如振蕩頻率為10MHz時,、起振時間約為1ms,振蕩頻率為1MHz時,起振時間約為10ms。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22831.htm為了保證系統可靠地復位,在單片機內部的上電復位功能POR和兩個定時器PWRT與OST滿足不了需求時,可以設計外接阻容RC延時電路,使MCLR引腳上的低電平維持足夠長的延遲時間。與外部上電延時復位功能相關的硬件等效電路如圖1所示。
圖1 外部上電延時復位等效電路
圖2所示為當阻容元件值較小時,其RC時間常數小于定時器PWRT的延遲時間。圖3所示為當阻容元件值較大時,其RC時間常數大于定時器PWRT和定時器OST的延遲時間總和,這時,單片機脫離復位狀態的時刻由MCLR引腳的低電平延遲時間決定,這種情況對于測試或多片PIC16F87X并行工作很有用。
圖2 MCLR端連RC(較小)元件
圖3 MCLR端連RC(較大)元件
注意,當芯片電壓VDD加電上升時間大于100μs時,片內的電源上電復位功能POR和電源上電延時定時器PWRT可能不能起到正常的作用,而使芯片的復位(即PG復位地址)出現不正常,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建議不要再采用PWRT。
如果vDD上升時間很長,此時的單片機通常需要附加更長的電源上電延時電路。可靠的電源上電延時方法如圖4所示,在MCLR端外接復位電路,其延遲時間可以由單片機開發者選定。
2.電路設計
當PIC16F87X系列單片機使用低頻振蕩方式時,單片機的外接引腳MCLR連接如圖4所示中(a)和(b)所示。
其中,MCLR引腳的漏電流最大值為5μA,電阻R取值應小于40kΩ,以保證其壓降不大于0.2V;R1用作限流電阻,取值1.0Ω,用于保護MCLR引腳內部電路。
圖4 MCLR連阻容元件
二極管D使電容C能夠在電源掉電時快速放電。電容C的充電過程對于我們有用,而放電過程不僅無用,而且在一次掉電之后,C還有積累電荷時,如果再次上電,就會造成RC延時電路失去延時作用,從而不能可靠復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