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深入理解typedef

        深入理解typedef

        作者: 時間:2016-11-25 來源:網絡 收藏
        typedef作為類型定義關鍵字,用于在原有數據類型(包括基本類型、構造類型和指針等)的基礎上,由用戶自定義新的類型名稱。
        在編程中使用typedef的好處,除了為變量取一個簡單易記且意義明確的新名稱之外,還可以簡化一些比較復雜的類型聲明。比如:
        typedef int INT32;
        將INT32定義為與int具有相同意義的名字,這樣類型INT32就可用于類型聲明和類型轉換了,它和類型int完全相同。比如:
        INT32 a; // 定義整型變量a
        (INT32) b; // 將其它的類型b轉換為整型
        既然已經有了int這個名稱,為什么還要再取一個名稱呢?主要是為了提高程序的可移植性。比如,某種微處理器的int為16位,long為32位。如果要將該程序移植到另一種體系結構的微處理器,假設編譯器的int為32位,long為64位,而只有short才是16位的,因此必須將程序中的int全部替換為short,long全部替換為int,如此這樣修改勢必工作量巨大且容易出錯。如果將它取一個新的名稱,然后在程序中全部用新取的名稱,那么要移植的工作僅僅只是修改定義這些新名稱即可。也就是說,只需要將以前的:
        typedef int INT16;
        typedef long INT32;
        替換成:
        typedef short INT16;
        typedef int INT32;
        由此可見,typedef聲明并沒有創建一個新類型,而是為某個已經存在的類型增加一個新的名字而已。用這種方式聲明的變量與通過聲明方式聲明的變量具有完全相同的屬性。
        至于typedef如何簡化復雜的類型聲明,將在后續的章節中詳細闡述。
        綜上所述,如果在變量定義的前面加上typedef,即可定義該變量的類型。比如:
        int size;
        這里定義了一個整型變量size,當加上typedef后:
        typedef int size;
        那么,size就成為了上面的size變量的類型,即int類型。既然size是一個類型,當然可以用它來定義另外一個變量。即:
        size a;
        類似于變量的類型定義,也可以用typedef聲明新的類型,比如:
        char *ptr_to_char; // 聲明ptr_to_char為一個指向字符的指針
        typedef char ptr_to_char; // 聲明ptr_to_char為指向char的指針類型
        ptr_to_char pch; // 聲明pch是一個指向字符的指針
        對于初學者來說,也許會產生一個這樣的疑問,為什么不使用#define創建新的類型名?比如:
        #define ptr_to_char char*
        ptr_to_char pch1, pch2;
        由于有了“#define ptr_to_char char*”,因此“ptr_to_char pch1, pch2”可以展開為
        char *pch1, pch2;
        所以pch2為char型變量。如果用typedef來定義的話,其代碼如下:
        typedef char* ptr_to_char;
        ptr_to_char pch1, pch2;
        則“ptr_to_char pch1, pch2”等價于
        char *pch1;
        char *pch2;
        因此,pch1、pch2都是指針。
        雖然#define語句看起來象typedef,但實際上卻有本質上的差別。對于#define來說,僅在編譯前對源代碼進行了字符串替換處理;而對于typedef來說,它建立了一個新的數據類型別名。由此可見,只是將pch1定義為指針變量,卻并沒有實現程序員的意圖,而是將pch2定義成了char型變量。
        在指針函數中,有這樣一類函數,它們也返回指針,但是這個指針不是指向int、char之類的基本類型,而是指向函數。對于初學者,別說寫出這樣的函數聲明,就是看到這樣的寫法也是一頭霧水。比如,下面的語句:
        int (*ff(int))(int *, int);
        我們用上面介紹的方法分析一下,ff首先與后面的“()”結合,即:
        int (*(ff(int)))(int *, int); // 用括號將ff(int)再括起來
        也就意味著,ff是一個函數。
        接著與前面的“*”結合,說明ff函數的返回值是一個指針。然后再與后面的“()”結合,也就是說,該指針指向的是一個函數。
        這種寫法確實讓人非常難懂,以至于一些初學者產生誤解,認為寫出別人看不懂的代碼才能顯示自己水平高。而事實上恰好相反,能否寫出通俗易懂的代碼是衡量程序員是否優秀的標準。一般來說,用typedef關鍵字會使該聲明更簡單易懂。在前面我們已經見過:
        int (*PF)(int *, int);
        也就是說,PF是一個函數指針“變量”。當使用typedef聲明后,則PF就成為了一個函數指針“類型”,即:
        typedef int (*PF)(int *, int);
        這樣就定義了返回值的類型。然后,再用PF作為返回值來聲明函數:
        PF ff(int);
        返回函數指針會用在什么地方呢?且聽下文分解。


        關鍵詞: typedef返回指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翼城县| 信丰县| 福鼎市| 湖南省| 定远县| 古蔺县| 磴口县| 龙江县| 庆元县| 靖西县| 亚东县| 加查县| 吕梁市| 若尔盖县| 黎平县| 吉安市| 阆中市| 股票| 东城区| 丽水市| 五指山市| 崇仁县| 石棉县| 祁东县| 玉田县| 南和县| 孟村| 从江县| 商洛市| 阳新县| 龙海市| 和静县| 永州市| 潮州市| 黄骅市| 南城县| 新田县| 越西县| 贡山| 宣化县|